弓義緯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作為全國蔬菜生產大縣和濰坊國家農綜區的輻射區,蔬菜產業貫穿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2021年,“壽光蔬菜”區域公用品牌LOGO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認證基地增至56家,“三品一標”蔬菜品種認證達到312個,古城番茄、紀臺長茄等15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21家合作社進入農民日報評選的2021年中國農民合作社500百強名錄,位居全國縣級單位首榜。蔬菜品牌無疑是壽光的一塊金字招牌,因此,保護好這塊金字招牌,讓“壽光蔬菜”永不褪色,守牢“壽光蔬菜”的質量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在壽光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互聯網+”數字思維的引領下,創新打造起全鏈條智慧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以智慧監管和公共服務雙重需要為目的,以方便快捷、實時高效為目標,讓“壽光蔬菜”永葆“綠色蔬菜”靚麗本色。
摸清底數,數據入庫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如數家珍般介紹,該平臺依托壽光市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息采集系統、壽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任務管理系統、壽光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系統、壽光市農業投入品監管服務系統、壽光市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系統這五大系統,在國土測繪高清3D地圖的基礎上,依托三級網格管理隊伍,對1 659家農藥實名制銷售企業門店,485家種子種苗企業,
1 621家蔬菜合作社、蔬菜購銷處(交易市場),15.7萬個蔬菜大棚進行定位和信息采集,覆蓋種植地塊面積60萬畝,建立起生產經營主體信息庫、農藥實名進銷貨數據庫、蔬菜檢測數據庫、蔬菜交易數據庫這四大數據庫。通過該平臺能夠具體直觀地查看壽光市蔬菜大棚、農資門店、合作社的位置分布,農藥的進銷貨數據,蔬菜的抽檢合格率,蔬菜交易的實時動態等內容。
信息貫通,全程追溯
據參與此平臺技術開發的工作人員透露,該平臺綜合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匯集蔬菜生產、農藥實名制銷售、蔬菜質量檢測、蔬菜交易等大數據資源,實現互聯互通、智慧分析,讓“一棵菜”的來龍去脈清晰可追溯,給基層監管人員的工作帶來了質的提升。通過智慧系統的綜合分析,實現從微觀監管到宏觀掌控的提升,在為蔬菜產業決策提供智能化、實時性數據支撐的同時,也為實現農產品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預警,進而進行有效的風險防控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效便捷,省時省力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質監科負責人表示,信息的時效性和精準性是蔬菜質量監管的基本保證,通過平臺使信息采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正是在方便、快捷、實用的設計理念下,平臺注重與實際相結合,在手機流行的當下,既開發了電腦端也開發了手機小程序,滿足了監管人員對信息的上傳和查詢需要。此外,系統還增加了檢查記錄在線上傳等功能,如檢查人員到農資門店檢查時不用填寫復雜的檢查單據,只需使用手機就可操作完成,無紙化、電子化監管更進一步。
接下來,壽光市將以現有平臺為基礎,整合壽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服務系統、壽光市營運車輛動態監管平臺、壽光市蔬菜倉儲設施信息、壽光蔬菜產業集團蔬菜價格指數、地利農產品物流園蔬菜價格指數等平臺數據信息資源,以此打造壽光蔬菜供應鏈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增加蔬菜產銷對接、標準化種植推廣、投入品集采服務、檢測認證服務、農安信用管理、價格指數服務、積分消費體系建設等功能。探索建立現代蔬菜產業“鏈長制”工作體系與機制,構建蔬菜產業聯合體新模式,創新提升“壽光模式”新內涵,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助推以“壽光蔬菜”產業為核心的全省千億級蔬菜產業集群建設任務圓滿完成。通過進一步完善平臺功能,延長平臺監管鏈條,最終將“壽光蔬菜”的全產業鏈納入到智慧監管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