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兩周,南向資金凈流入呈波動下滑狀態,從成交額來看,滬港通合計成交177.81億元,深港通合計成交金額為159.28億元。
個股方面,港股通前十大活躍股有中國海洋石油(00883)、藥明生物(02269)、現代牧業(01117)、騰訊控股(00700)、中國電信(00728)、快手-W(01024)、李寧(02331)、中芯國際(00981)、復星醫藥(02196)、兗礦能源(01171)。
近期多次獲得港股通增持。公司3月26-28日南向資金連續買入,累計凈買入金額6.47億港元,股價累計上漲4.31%,3月30日再次凈買入7.05億港元。
中國海洋石油2021年年報業績亮眼,加之公司將回歸A股引發市場興趣,或是得到資金關注的主要原因。3月30日晚間,中國海洋石油在港交所發布2021年度業績公告,公司報告期油氣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221.25億元,同比上升約59.1%;由于國際市場油價上升和產量增加帶來盈利上升,公司實現凈利潤703.0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約181.7%,創公司歷史最好水平;公司每股基本和攤薄盈利分別為人民幣1.57元和人民幣1.57元。
就在同日,已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海洋石油還公告稱,公司A股IPO發行已經獲得核準。中海油此前曾披露,計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預計募集資金350億元人民幣,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包括圭亞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氣田等在內的國內外多個油、氣田開發項目。
據機構測算,公司目前H股總市值為496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4030億元,若加上A股發行募資以及上市后預計可能上漲,市值應該在4000億人民幣以上。
數據顯示,中海油此次新股發行數量在A股歷史上排名第21位。而按照此前公司披露的預計募資額,則在A股歷史上排名第12位。

成交占比:指區間內陸股通成交金額占總成交金額的比例
中國海洋石油是國內海上油氣巨頭,主要業務是石油與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在中國的渤海、東海、南海西部和南海東部,公司業務模式以自營為主;在海外,公司在印尼、澳大利亞、尼日利亞、伊拉克、烏干達、阿根廷、美國、加拿大、英國、巴西、圭亞那、俄羅斯等國的油氣田擁有權益。
在A股正式發行前,公司H股股價已經連續上揚,從去年12月初的7.55港元底部至今,股價上漲47.28%。
同樣因2021年業績大漲等多重利好消息獲得市場和資金關注。3月30日,中芯國際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6.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33億元,同比增長147.7%;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為53.25億元,同比上漲213.8%。
中芯國際稱,業績上漲主要是因為本年銷售晶圓的數量增加、平均售價上升和產品組合變動。銷售晶圓的數量由2020年的569.90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增加至2021年674.70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平均售價(銷售晶圓收入除以總銷售晶圓數量)由2020年的4210元增加至2021年的4763元。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目前,芯片市場景氣度高升,市場需求飽滿。中芯國際董事長高永崗透露,公司2021全年保持產能利用率滿載。基于此,公司正大力擴產。
2022年初,公司上海臨港新廠破土動工,北京和深圳兩個項目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前投入生產。2022年等效8英寸產能增長預計在13萬片到15萬片之間,其中12寸增長會遠超去年。
分析機構認為,在全球缺芯片的背景下,公司頂住美國制裁的影響,實現營收逆勢快速增長,顯示出良好的業務韌性;公司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將在未來的產業數字化升級中起到不可替化的作用。據光大證券表示,預期2022年公司在擴產背景下,產能利用率仍有望保持滿載,收入增速有望達到30%,優于行業超2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