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不知不覺間,2022年的一季度已經結束,對于一季度的行情,很多人應該心有余悸。因為冬奧后俄烏局勢的動蕩,影響了全球的資本市場,再加上全球去中心化,各國的經濟交流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不免讓人懷疑全球的經濟將繼續下滑。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雖然不一定正確,但還是有部分道理。比如近幾年地產行業困難,傳導進股市里即表現為地產股持續大跌。但是最近地產股卻發生了“回光返照”,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地產商也許能夠生存下來,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或者問題太大的企業只能暴雷或者被別人收購。地產行業,或將要邁進國進民退的新階段。
回想當初的煤炭和鋼鐵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民營輝煌期之后,基本上也是國進民退,所以現在沒有以前所說的“煤老板”了,這就是行業的景氣度。現在的新能源行業,如光伏、鋰電等板塊,民營企業占據了大頭,但是現在民營企業無序擴展和胡亂漲價,估計會影響行業的未來。2021年初電池級碳酸鋰才5萬左右/噸,現在呢則飆升至50萬出頭/噸,這種價格飛漲,難言未來。
當然,筆者不是經濟學家,無法預判這些,我們只能跟隨市場的趨勢去走。想要縱深去了解宏觀和行業基本面,需要智囊團才行,單靠普通投資者的專業技能是無法勝任的。
所以,筆者建議大家還是去做專業的技術分析,從目前的市場趨勢分析和整體藍籌股狀況來看,市場基本上探明了階段性的中期底部,至于是不是長期底部,現在沒有人能看清,畢竟還有新冠迷霧和俄烏局勢動蕩等因素干擾,以及全球新冷戰思維影響和各國各自為戰的經濟發展戰略等等。
中短期底部的確立,意味著市場中短期的“雷”基本已經爆完,所以在沒有新的重磅利空出現之前,市場會按照最新的趨勢去走,即震蕩筑底做反彈,二季度是最好的時機。
從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近1年多的走勢來看,藍籌股基本上已經調整到位,而且它們過去1年多的走勢跟2018年很類似,跌了一整年,因此無論如何藍籌股也要有所反彈,這就是筆者認為市場無法再繼續往下跌的緣由。一是基本上中短期的利空都爆了,二是調整了1年多的藍籌白馬股基本上跌無可跌了,那么剩下就是耐心等待市場反復震蕩筑底,緩慢反彈。
當然,在這反彈行情里,我們要推演哪些板塊有可能會帶給投資者最大獲利。比如近期爆發的地產股,除了政策面放松之外,資金對它們的炒作也不是近期才來,而是去年12月份就已有所布局,天保基建、中交地產、渝開發等去年12月份的技術走勢就有體現。所以,投資者可以關注現在機構在布局哪些板塊,那些板塊就是2-3個月后的主流熱點。
筆者發現,目前藍籌股已開始有機構布局,比如醫美、部分醫藥藍籌、消費藍籌、銀行地產藍籌、基建藍籌等,至于具體標的需要投資者自行挖掘。
從市場大方向上看,目前的熊市格局仍未變,但是熊市下也會有大熊或者震蕩局部熊。筆者在此前文章中就已經預判,在經歷了2022年一季度的逼多下跌之后,市場后期將會轉入局部熊,與過去3年的局部牛是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