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辦公桌的一角,一尺來高的一沓筆記本擺放得整整齊齊,標注著“年月日”的一個個標簽清晰地貼在每一本筆記本側脊,泛黃的紙張透出經常被翻看的痕跡,盡顯歲月的沉淀。它們的主人就是經緯智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緯智能公司)技術中心細紗機產品開發室主任設計郭金燕。如水般纖弱文靜幾乎是所有人對她的印象,可她的溫柔中卻蘊藏著堅韌。
22歲那一年,郭金燕剛走出大學校園便來到經緯智能公司工作。實習期第一次下車間,就被車間轟鳴的機器和各式各樣的零件加工場面震撼到了。書本上的文字轉化成零部件和機器,仿佛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眼前,鮮活生動,令她興奮不已。于是,她便決心將青春交給產品設計與研發,用平凡的歲月守護著一張張設計圖紙。
“一切都是從基礎先做起。”3月15日,郭金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畫圖紙,遇到不懂的就問;搞技術,勤快地去一線學習。為了更好地了解細紗機的各項性能與特點,郭金燕主動要求出差,跟隨師傅和安裝隊伍到現場為客戶服務,進行最直接的觀摩與學習。面對困難,郭金燕迎難而上。那時的郭金燕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她堅強努力的樣子讓師傅們刮目相看。在現場,她緊跟裝配師傅左右,認真觀察安裝細節,熟悉安裝步驟,并將發現的每一個細小、關鍵的知識點記錄下來。用她的話說:“我很喜歡記筆記、做總結,方便日后查看,這是我一直保持的一個小習慣。”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郭金燕勤勤懇懇,勇往直前,似水般積聚小流一路向海。
作為細紗機產品設計的骨干,郭金燕在細紗機產品研發中負責核心部件的設計圖及文檔的校對工作,目前擔任JWF1566型細紗機的產品負責人。她是個行動派,遇到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她總能沉著應對,冷靜分析。她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積累數據,成功解決問題。
“有一次,客戶提出在合同配套的基礎上增加集中吸棉下排棉的功能,但由于細紗機主機吸棉風箱位置的特殊性,滿足用戶下排棉要求的同時還要做到不影響主電機的運行,這成為一個關鍵性難題。”郭金燕說。
時間緊、任務重,郭金燕迅速進入“備戰狀態”,查圖紙、找突破、尋方法,同廠家溝通,幾經周折,方案終于問世。為了規避功能啟用后主電機可能出現的問題,她一遍又一遍細致地核對方案,組織團隊討論,并對各方面數據做進一步優化。為確保合同按時準確搭建,她又耐心地校對每一條技術通知單。終于,方案成功落地,如期交貨,得到客戶的極大認可。
2020年,郭金燕負責對JWF1566、JWF1556等細紗機產品進行系統性優化改進提升,以解決客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找出牽伸傳動部件可以改進的部分,她抱著筆記本,穿梭在辦公室與車間。她說:“作為一名設計人員,設計的零件不但要實現功能上的需求,還要從工藝、制造、成本多方面進行考慮,任何一個環節最終都會影響到整體。”她通過對現有零部件數據的分析與計算,優化設計,大幅提升了牽伸傳動部件的性能與可靠性,得到了廠家的一致好評。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她堅持不懈,用水的穿石之力,突破一個個困難阻礙。
曾經那個追著師傅問這問那的小郭,如今也變成了青年口中的師傅。作為一名已有20年黨齡的設計人員,她一心癡于設計,并愿意將所學傾囊相授,培養更多的設計人員。對新來的設計人員,她總是主動帶領下現場,悉心指導畫出一張張合格的設計圖。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郭金燕說自己不執著于過往,對未來的事情也不曾充滿幻想,她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對于獲得勞模的殊榮,她坦然地表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如果沒有細紗機團隊的通力協作,我是無法完成這些工作的。”這就是郭金燕,以拼搏執著追夢,以實干勇于創新,以擔當注重傳承,她如水般溫潤、柔和,也如水般執著、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