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利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小學教育是一個人教育生涯的關鍵階段,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學習生涯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分析了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習能力、小學低年級課程的特點及突破點,探討了如何在“零起點”下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旨在為“零起點”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零起點”;小學低年級;學習習慣
小學生低年級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保存了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對外界事物的感受直觀,觀察片面,不具備分析能力和一定的思維能了,難以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和細節問題,但是善于模仿,富有想象力是他們最大的年齡優勢。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習能力的分析
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發展建立在學齡前兒童的基礎之上,因此,他們的心理必然還保留某些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感知特點與學齡前兒童一樣,小學低年級兒童在感知事物時滿足于事物的大概輪廓與整體形象,常常不對事物作精細的分析,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細節。以識字為例,他們只滿足于每個字的輪廓,卻不去把握字的每一個細節,導致他們認字時容易把外形相似的字張冠李戴,混淆起來;導致他們寫字時容易出現不是漏筆劃,就是添筆劃,無法精確地把字寫完整。知覺方面在空間上能夠比較固定化地辨認自己的左右方位,時間知覺:能夠掌握度量時間的單位和關于時間的比較系統的知識,明白一些基礎的知識,不會粗類旁通也不會深入思考。觀察力方面,精確性差,整體觀察能力差,可以記住極個別物體的特征。目的性方面隨意性較差,排除干擾能力較差;集中注意是觀察服從于規定的任務要求的時間較短;觀察的錯誤較多,喜歡且擅長模仿,不懂得創造或者創造的東西千奇百怪。順序性方面,一年級學生沒有經過訓練,觀察事物零亂。判斷力方面,一年級學生對所觀察事能力差,以自己感興趣的為目標,常常忽略重點。記憶力方面,以形象記憶為主,多屬于無意識記憶,反復強化效果更佳。思維發展,抽象思維逐步發展,仍以具象思維為主。概括能力,只會描述看到的情況,不會深入思考。
二、小學低年級課程的特點及突破點
三、“零起點”下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
1.以身作則,注重自身語言行為習慣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的原因,小學低年級學生缺少創造性,但是善于模仿,老師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習慣。老師在上課過程中重知識細節的講授,善于分析概念中的易錯點和難以理解的點,在頭口用語中重視禮貌用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模仿老師的學習習慣。小學低年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學生的模仿性,教人先教自己,要是要學會嚴于律己,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此外,品格能影響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較高的人品修養和令人愉快的個人品質如民主、公正、謙虛、慷慨、幽默、耐心、寬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與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師一個具備的基本品質。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相識、熟悉、親近,進而發展成為朋友、伙伴,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才會保證教學和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
2.鼓勵式教育,讓學生懂得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傳統的批評教育的方式已經不適合新課改下的教育目標,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各個階段教育的重點,小學低年級學生更是綜合素質教育展開的重點階段。小學低年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育方式,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出現的時候不可以無視也不可以過度指責,最好的是糾正錯誤,在學生及時改正后予以鼓勵。老師的表揚是一種肯定、鼓勵和期待,多贊揚,少批評,教師要以欣賞的看待每一個學生,找到每一個學生閃光點。
3.循循善誘,不厭其煩
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每一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不犯錯誤。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根本不切實際,也不能實現。"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成人,甚至教師自己都可能犯錯誤,何況思想尚未成熟、品格尚未定型的小學生低年級學生,教師情緒急躁、不注意方式方法、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見影容易使結果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教師在低年級學生的教學中要舍得花時間和精力。
4.運用多媒體和電子黑板等先進手段,刺激低年級的學生的感官,讓他們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和學習習慣。比如:數字的教學,要架起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那學生就不會感覺“數”離我們很遠。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從學生生活經驗中舉出的例子,將有助于他們把所學習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來。只有當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化知識。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生活背景中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的作用,從生活實際中獲取數感。
總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階段,需要老師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多下功夫。首先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小學課程的實踐性,尋找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循循善誘,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婷. 基于"信息化時代"下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 中外交流, 2018, 000(011):167.
[2]趙靜. 談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 信息周刊, 2018(29):1.
[3]肖忠英.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 情感讀本, 2018(29):1.
本文系安陽市2021年度零起點專項課題“小學起始階段課堂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AYZXKT2124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