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佑才
【教學背景】
隨著學習負擔的加重、頻繁的各種考試、考試成績的壓力、以及不正常的師生關系等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情緒緊張與抑郁心理。
【教學目的】
1.知道不良情緒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不良情緒的危害;
3.如何調整自身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1.知道不良情緒是怎樣產生的;
2.如何調整自身的情緒。
【教學課前準備】
1.擬寫教學設計和制作課件;
2.檢查多媒體是否能正常工作;
3.對學生分組,以便交流討論。
【教學形式】
采用多媒體教學,運用講授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
【課堂實錄】
進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發生,學習上的困難,復習的緊張,競爭的加劇......
老師:我們是否也一樣會產生不良情緒呢?還是有其他不同情況產生不良情緒嗎?下面請同學們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自行討論發言)
生1:當自己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而結果卻不如意,這會讓人感到自己的努力白費。付出了卻沒有收獲而產生消極情緒。上課努力聽了,自己下來做題,卻找不到做題的思路,拿到題目無從下手,就很讓人苦惱,好像白學一樣。
生2:肯定會產生不良情緒,當成績一踏糊涂,打球和別人鬧矛盾時,都會產生不良情緒,作為高三學生,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我們應該找好到問題所在,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為了不讓家人和老師操心,我們應該做正確的事,把不良情緒磨掉,也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讓自己的不良情緒改變好,做一個陽光的自己,走出自己心中雨季。
生3:在高三學習中總是會因為學不懂而感到迷茫、挫敗,尤其是在經歷一番努力后看不到成績,特別以為自己有可能不是學習的料,但在看到有收獲后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重振旗鼓。都說高三是辛苦的,這種成績帶來的失落就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我要堅強,調整好心態,大膽面對失敗,總結經驗。
(師眼神示意鼓勵學生回答)
生4:進入高三以后,每天看著倒計時不斷減少,變得焦慮,覺得自己每天效率很低,感覺每天啥都沒做就過了,很焦慮,感覺學習不在狀態,靜不下心。
生5:生活中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煩躁,成績上的不如意和學習壓力,生活中的不愉快,都會讓情緒跌入低谷。但是冷靜想一下,讓自己煩躁的卻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可見同學們在平時學習總會有情緒不佳、心情煩躁的時候,這很正常,心理學研究證明,功課與技能的學習與練習,開始時是以較快的速度前進,其曲線呈逐漸上升趨勢。但到某一階段進度變緩,曲線表現為平直狀態,心理學稱為“高原現象”,也就是說,復習功課的過程中,效率開始會很高,可后來隨時間的進程和復習內容的增加,會出現復習效率下降,甚至無效。因而有的時候某一科復習的效率低也不用緊張,這是正?,F象,此時可以轉向復習別的科目。
因此,同學們要善于擺脫外界的不良影響,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緒,培養積極情緒,快樂面對每一天。所以當面對不順心的事,如何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態呢?
請看屏幕(多媒體展示“消除不良情緒的方法”)
附:建立一套快樂的學習模式
一、快樂就在此時此刻,快樂就在你的身邊。
(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經歷)
生6:樂觀面對,勇于拼搏,這時作為高三時期最好的狀態,當壓力大時,我們應調整狀態,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快樂時的學習效率高,復習效果好,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有樂觀的心態,打敗壞情緒。
生7:首先別經常想那些不愉快讓自己煩心的事,壓力大時,必須先冷靜調整,如果都會想這些煩心的事的話,就做一點自己喜歡做的事,自己把自己的狀態心情搞好了,更有效的學習,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是智態。
有的同學說現在要參加考試了,壓力這么大,怎么快樂得起來啊?只有等我考完后才會快樂,其實正是腦子里的這種固有觀念,這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影響復習效率。不是要等到考完了才有快樂,而是即使在考前復習,甚至考試時也要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因此快樂不是在未來完成某件事情后的某個時刻,而是在我們現實的學習過程中。
二、快樂與否并不完全取決于外界環境。
(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經歷)
生8:外界環境確實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我覺得這和個人處理事情的心態有關,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去處理,一件一件的處理好,比急于一時處理完效果會好得多。
生9:我覺得有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很重要,因為越消極越痛苦,最后形成惡性循環,只會形成精神內耗,所以適當的放松很重要。
快樂主要是與思想中的觀念、信念或看法有關,事實上沒有哪件事情是100%的好,或者是100%的差,拼搏的生活最有意義,高考是磨練我們意志,展現我們才華的一次難得的機會。
三、快樂的真諦:快樂常常需要困難陪襯!
(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經歷)
生10:快樂不僅僅是尋求一時的感官享受。例如吸煙,酗酒等能給我們的感官帶來一時的享受,但這些不是快樂的真諦,因為在上述行為之后接踵而來的是更進一步的空虛、無聊與苦悶。
生11:快樂是在平淡中體現,而刺激只是讓你平平無奇的生活增加些樂趣,但在刺激過后伴隨著的是更多的空虛、無聊、苦悶,所以要想快樂不能只要短暫的快樂,還應該是擁有長久快樂。
生12:我認為快來與困難是相互存在的,當遇見困難的時候,我們想方設法地解決它們,當問號成了感嘆號時,我們的心情是喜悅的,是驕傲的,
真正持久的內心快樂是來源于工作和學習中的快樂,有時是來自一些艱難的或枯燥泛味的創造性勞動和學習中,甚至是完成任務的難度越大,你就越能體會到一種成功后的喜悅。
【執教感言】
特別提醒,不要讓分數高低主宰你的情緒!
分數高低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內容,人生最重要和最關鍵的是要培養一種樂觀與自信的處事態度,越是不利的處境,越要善待自己。故除了你自己的不良心境外,沒有誰能剝奪你尋找快樂的權利,你現在就可以告別痛苦。
最后送給同學們兩句,希望我們在座的每個同學都能走過雨季,建立自己快樂的學習模式,快樂面對每一天。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畢節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時代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生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20B090,主持人:宋謀齊)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