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我喜歡自己》是一本關于自我的認識和接納的繪本。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快樂的豬小妹,她算不上漂亮,也沒有什么特異稟賦,如同我們身邊無數個平凡的朋友,但她很懂得照顧自己,即使沒有朋友在身邊,也會做一些讓自己愉快的事情。如果犯了錯或是遇到挫折,她會給自己再一次機會嘗試。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我意識,建立自我概念。
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基于三年級學生習作處于起步階段,對習作的還有一些畏懼心理,結合他們對繪本十分喜愛的前提,選擇閱讀繪本《我喜歡自己》讓學生通過閱讀,發揮聯系思維能力,由書中人和事想到自己,想到身邊發生的人和事。以此作為習作訓練的契機,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后,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欲揚先抑,激發學生閱讀熱情
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開課時以繪本中“小豬”作為切入點牽動學生對個體的認識。出示“豬小妹”形象圖,邀請“豬小妹”來到課堂。此時,教師采訪學生“提到小豬,你聯想到了什么?”“在你心目中豬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一問激起千層浪,問題啟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既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又打開了學生聯系思維的大門。豬是學生所熟識的動物,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紛紛表達,或是豬的肥胖,或是貪吃、貪睡,或是豬八戒……一個“貶義”的豬形象躍然出現。然而,“豬小妹”是怎么認為它自己的呢?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因為自己的某個缺點我們常常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欲揚先抑,激發了學生閱讀文本的熱情。
二、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追求學科本質是學科教學的第一要務。離開了學科本質,課堂上的繁華也只能是課堂的泡沫,經不住時間的檢驗,經不住實踐的考量。七八歲的兒童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對圖文并茂的內容特別感興趣,三年級學生作文剛起步處于低年級向中年級的過渡階段。低年級著重培養孩子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生活中的體驗,寫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中年級著重培養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寫下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用夸張幽默的手法讓詞句富有新鮮感。習作的方法有很多,繪本習作課根據學生特點, 緊抓語文學科的本質,指導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再發現中聯系,從說到寫,從側面去襯托人物的特點,進行具體的圖文并茂的表達,與眾不同。
1、夸小豬外貌,激發學生表達欲望
繪本以豬小妹的口吻,溫馨的畫面以及鮮艷的色彩,處處洋溢著豬小妹對自己由衷的喜愛。教師出示繪本選圖,“我喜歡自己卷卷的尾巴,也喜歡自己圓圓的肚子,還有自己細細的小腳。”小豬的想法是不是出乎你們意料之外啊?觀察圖畫,學生想象對著鏡子的小豬是怎樣夸自己的外貌呢?
兒童是文本解讀的主體,教師從兒童的視野出發,探尋兒童的閱讀起點,將繪本中的圖文展示出來,作為兒童表達的出發點。“牽一發而動全身”,學生觀察到豬小妹的“大肚子”“卷尾巴”“纖細腿”“愛心短褲”……一只只小手高高舉起,都產生了表達欲望,急切地想要向大家傾訴。
2、夸自己外貌,訓練學生遷移表達
“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兒童閱讀的過程同時是兒童賦予文本新的意義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到原本小豬的“缺點”,竟成為“豬小妹”自我欣賞的與眾不同之處。仔細想想“我們自己在外貌上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嗎?哪怕是之前自己認為的‘缺點’。”為了讓學生敢說、會說,做到言之有序,教師用示意學生可以嘗試先用簡筆畫或漫畫畫出自己的特點,在畫面中夸張的表達人物的某個外貌特征,畫出特點就行。引導學生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打開思路,進行遷移表達。
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在小組內按照簡筆畫介紹自己,將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展現在大家眼前,從他們開心的笑臉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熱情與自信在課堂上升騰起來。
3、觀察圖文,引導多方面表達。
要讓簡單的文字化為學生筆下豐滿的人物形象,只聚焦人物的外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觀察圖文,抓住人物的愛好、特長等特點。“小豬喜歡自己,除了外貌讓自己覺得很滿意之外,它還有什么地方值得夸一夸的呢?”在融洽的氛圍中,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個個暢所欲言。“從哪兒看出小豬騎行騎得很快?”“你們真是火眼金睛,畫面中的小兔子在這里就起到了側面烘托小豬騎車飛快的作用。”“是的,我們還可以抓住側面人物的表情來凸顯小豬的特點。”“小朋友討論一下,聯系到自己,有什么愛好和特長值得夸一夸的呢?”……“小豬騎車騎得很快”這一句話的文字與圖畫中的“小兔子、小豬、小花、車輪”等意象交織融合、交相輝映,再由此聯系到自己,整個挖掘的過程如同尋求寶藏,充滿了樂趣。
在相互的合作補充中,許多學生的發言都很精彩,有的學生這樣描述自己:
我很強壯,我是大力士,我9歲,80多斤,我有肥嘟嘟的臉,肌肉鼓鼓的。我喜歡自己的耳朵,它們大大的,有了它們,我可以聽到很遠歡樂的聲音。前面同學的悄悄話,我也能聽見。我是圍棋高手,我跟朋友下棋,第一局我贏了,第二局也贏了,第三局又贏了,朋友氣得哭了起來。我還是一名“大廚”,我做的蛋炒飯香噴噴的,讓表弟口水流下三千尺!我喜歡我自己。
習作表達,其實就是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樣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帶領學生挖掘繪本中精彩的圖文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扎實引導學生多層次、多方面進行表達,教師引領著學生大膽思考展示,課堂活力十足,學生的習作熱情高漲。
三、搭建平臺,呵護學生習作熱情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學生外貌性格,興趣愛好都是特別的,所以課堂上完成的作品也與眾不同。課堂上,教師充分展示學生的作品,哪怕細微的優點也予以肯定,給出贊賞的評語,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受到鼓舞。學生的創作表達出了對自己的欣賞和愉悅的態度,“我喜歡我”“喜歡與眾不同的我”,主體意識儼然在學生的心底扎根。好的創作離不開修改,教師引導學生對照板書進行點評,提升了創作的品質。孩子們的創作才能潛力無限,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光芒,像小豬一樣放射出去,來照耀這個世界,世界也因為有每一個獨特的自己而變得更美好。
好的課堂有學生的收獲與成長,好的教學就是比平常多了一些想法,多了一些創意。通過閱讀圖文并茂的繪本引領學生輕松習作,符合兒童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個性化的作文,習作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一種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