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華
摘要:國槐作為我國常見的一種樹種類型,常被選擇用材樹種或城市綠化行道樹種進行栽植,國槐用途廣泛,經濟效益好,并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和藥用價值,深受人們所喜愛。下文中以國槐為例,在對其生態學特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研究國槐育苗與種植技術,希望能為有關人士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槐;育苗;苗期管理;種植技術
國槐為落葉喬木,原產于中國,在國內很多地區都有分布,華北和黃土高原地區尤為多見,其適應能力強、喜光、耐旱、耐寒、稍耐陰、不耐水濕,在積水的低洼地帶生長不良。國槐屬于深根性的樹種,有著較強的耐貧瘠特性、并抗鹽堿,在石灰和輕度鹽堿地帶也能正常生長,還具有耐煙塵、抗煙毒的特性[1],病蟲害發生相對較少,綠化美化作用效果突出,所以在城市綠化建設過程當中,常常選擇國槐進行栽植,而且國槐還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種植效益可觀。另外國槐還是一種優質的蜜源樹種,材質優良,應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橋梁等諸多方面。其花還可入藥,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肝瀉火之功效,槐實能夠止血、降壓,種子榨油之后可供工業應用,或者生產肥皂[2]。因此,國槐深受人們所青睞,為了有效提高國槐種植技術水平,下文結合實踐對國槐育苗種植技術予以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1 國槐的生態習性
國槐為落葉喬木,屬于豆科榆屬,成年樹齡的國槐常生長為大球形的冠體,枝葉繁茂,并且花期較長,具有非常好的觀賞效果,而且具有較好的遮陰作用。國槐葉片呈現羽狀,葉片相對較小,頂生花,顏色呈現白黃色,如同蝶形,7~8月份是國槐樹開花期,10月份果實成熟,豆莢為肉質串珠狀,成熟的豆莢一般不出現開裂,能夠在枝頭上長期懸掛,不容易掉落,8000粒種子千粒重在125g左右,發芽率為78%。科學合理的保存種子,三年后仍具有較好的出芽率。國槐樹有著豐富的根瘤菌,但樹營養較為豐富,一般葉片呈現墨綠色。
國槐喜光,具有較強的耐寒特性,但不耐陰,如果一些陰濕地區栽植國槐會導致生長不良。國槐有著很強的耐旱性,倘若在一些積水較多的區域栽植會對其正常生長帶來不利影響。種植國槐在土壤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一些相對貧瘠的土壤條件也能種植生長。但種植過程當中,還應當首選土層深厚且肥沃的土壤條件進行種植,這對于國槐樹的健康生長是非常有利的。
2 國槐育苗技術
2.1 采種
(1)采種時間:我國北方地區國槐采種時間在10月份,南方在11月后為最佳采種期 [3]。同時采種過程當中應當充分考慮種子成熟度來確定采種時間,當國槐莢果大都轉變成暗綠色并有皺縮現象出現時,說明種子已經成熟,這時便可以進行采種。(2)選擇母本:一般首選30年以上,長勢健壯、無病蟲害、結莢較多的優質母樹,在這樣的母樹上采集的種子非常的飽滿,并具有較高的出芽率。(3)采種方式:對國槐種子進行采集過程當中通常不必上樹采集,可運用高枝剪或者鉤鐮剪下莢果,這樣可以有效保護樹枝和樹皮,避免發生損傷。(4)采種處理:種子完成采集之后,放入水中進行浸泡將皮去掉,之后清洗晾干,放于干燥處進行存儲。
2.2 圃地選擇及整地
首選土層深厚、肥沃,不容易發生積水,向陽背風,具有良好排灌條件的地塊當做育苗地,冬耕春耙,播種工作實施之前對土壤進行20cm深翻,并將各類雜草全面祛除,農家肥充分腐熟之后合理施入,并根據每畝施入緩釋復合肥100kg。農家肥在沒有充分腐熟之前不能應用,不然會增加地下害蟲發生幾率,損害苗木根系[4]。將地塊土壤粉碎整平,之后設置成壟,寬度為80cm,兩壟之間設置深20cm,寬30cm的溝,為后期進行澆灌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壟上根據40cm行距和30cm株距點播種子。
2.3 種子處理
國槐種子種皮細胞非常緊密,有一層柵欄層,不利于透水,所以播種工作實施之前七日左右,應當對種子進行浸種催芽。根據種子量將八倍以上的熱水倒入缸中,溫度保持在60℃,之后倒入種子,持續進行攪拌,使溫度慢慢下降到30℃之后,進行24h浸泡,之后撈出充分吸水膨脹的種子,放置于濕草簾上,保濕、保溫進行催芽,倘若部分種子沒有吸水膨脹,在按照以上方法重復進行操作。催芽過程當中要經常噴水,并對種子合理翻動,保證種子更加均勻的受熱,確保溫濕度一致性,一般7d左右種子裂嘴率達到30%,便可開展播種工作。
2.4 播種
播種過程當中可以采用冬播,也可以運用春播,冬季播種效果較好,通常以10~11月份土壤沒有凍結之前進行播種。而春季進行播種時通常為4月份,將苗圃地合理平整之后,把基肥充足施入其中起壟,行距設置為40cm,株距按照30cm進行設置,之后打2~3cm深的穴,每個種植穴當中播下兩粒種子,覆蓋2cm厚的細土,般為3000穴/667m,用種量在2.5kg左右。完成播種之后覆蓋薄膜或者稻草,確保土壤溫濕度,這樣能夠利于早日出苗。
2.5 國槐苗期管理
4~5月份幼苗全部出齊,達到6cm高度時,開展間苗工作,每個種植穴當中保留一株,存在缺苗現象的及時補齊,一年中實施2~3次間苗工作,與此同時及時除草,幼苗達到10cm生長高度時,在相距地表12cm部位將其直根截斷,并及時的進行澆水,這樣利于國槐幼苗側根生長,并合理地施入一些有機肥。6~8月份之后苗木生長速度不斷加快,此時常發生蚜蟲危害,尤其是頂芽、嫩芽危害更為嚴重,此時應當加強蚜蟲防治病,并做好施肥,澆水工作,幼苗生長期還應當及時松土、除草,初霜凍前一個月,停止國槐苗的澆水和施肥工作。
2.6 培育大苗
國槐樹生長速度相對較慢,苗木培育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如果培育的國槐苗木是進行城市綠化,一般需要培育2~3年才能夠出圃栽植[6]。培育大苗,由于國槐屬于合軸分枝樹種類型,節間相對較短,枝梢較多、芽密集,缺乏明顯的干性,還具有很強的萌芽力,常出現很多側芽、隱芽,倘若讓苗木自然生長,極易導致苗木主干過于彎曲、矮小的情況發生,樹干存在較多側枝,所以在培育大苗過程中,應當將養根、截干工作充分做好,這樣利于干型通直、具有良好冠形的苗木培育。
養根:國槐苗木培育的第一年春季,重要的是將養根工作充分做好,保證地上部分正常生長,同時將水肥管理工作充分做好,確保苗木處于良好的自然生長狀態,通過自身光合作用補充養料,進而確保根系健康生長,實現養根。第二年春季在距離地表以上5cm部位進行平剪,萌條達到20cm長度時,選擇生長直立的枝條作為主干進行培養,并將其他的萌條全部去除。
養干:養干過程當中應當將以下兩點工作充分做好:(1)樹干通過竹竿進行合理固定,當主干生長高度在50cm左右時,運用竹竿進行固定綁扎好,直插在苗木旁側10cm,確保能夠達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固定苗木的繩子不可以太緊,需要保留一定空間,間隔50cm進行一次捆綁,確保主干能夠生長的更直。(2)樹干運用水泥桿拉繩進行固定,在每行苗木的兩側牢固的設置高約兩米的水泥桿,間隔50cm高度設置一條細鋼絲,苗木生長至50cm高度時,捆綁在鐵絲上,并留有一定空間,確保苗木健康生長,當苗木達到1m高度時再進行捆綁,類推。(3)確保苗木有著頂芽優勢,掐尖處理苗木側芽,剪除不利于國槐苗木直立生長的競爭枝,遭遇大風天氣影響的苗木,要及時將其扶正。
對于2~3年生的苗木在其春季生長過程中,倘若苗木主頭不明顯,或者主頭較偏,這時,就應當再次開展截干工作,通過秸稈培育直立主頭,一年內苗木能夠生長2m高度。當苗木達到3m高度,直徑為2.5cm以上時,便可以出圃。也可根據1.5m×2m株行距進行間苗,每畝保留220株,再次培育中大苗,第三年春季在苗木3.5m處進行定干,保留側枝三個培養成主枝形成良好樹冠,五年后苗木直徑達到七公分左右,便可將其中的3/4賣掉,保留50株/667m培育大苗,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
3 國槐種植技術
3.1 栽植
3.1.1 前期準備
移栽過程當中,苗木達到3m以上的應當合理修剪,以免栽植過程當中對苗木造成損傷,保留骨架之3~5根,剩下的全部清除干凈,保留的骨架枝還需要全部去除分枝,有利于樹冠和根系的平衡,保證苗木健康生長。苗木運輸時發生損傷的,可利用油漆混合汽油涂抹損傷部位。
3.1.2 移栽
春季3~4月份是移栽國槐的最佳時間,將栽植穴提前挖好,并根據40cm×80cm設置株行距,及時澆水,確保土壤濕度適宜,移栽苗木一般首選3~4年生的苗木。移栽之后,還需要及時開展截干工作,選擇主干和地表相距5cm的部位進行截干,國槐有著很強的萌芽里,完成截干之后,會萌生出很多新芽,新芽生長到15~20cm長時,將長勢較直的枝條保留下來作為主干進行培養,并將其他枝條全部去除,同時暫時保留一些側枝,以免主干發生彎曲生長現象。
3.2 撫育管理
3.2.1 澆水施肥
與當地的天氣條件充分結合,并考慮土壤實際情況,對,澆水量和澆水次數科學控制,處于生長季節的國槐通常進行2~3次澆灌即可,入冬之后土壤封凍之前進行一次澆水,降雨較多的季節還應當做好排水工作,基肥首選圈肥和有機肥,并根據45t/hm合理控制施肥量,追肥時間為6~8月份,6月份結合澆水施入一些尿素,7~8月份施入尿素或者復合肥,9月份之后不再施肥。
3.2.2 除草松土
充分考慮整地方式將除草,松土工作充分做好,如果林間雜草生長量較大,密度高,可通過人工方式將其割除,運至林外科學處理。松土過程當中避免損傷苗木的根系和莖稈,松土過程當中做到外深里淺,之后把平穴表面逐漸填平,將一層浮土覆蓋其上,也可運用間作方式達到松土,除草的作用,種植的植物和苗木應當距離50cm以上,避免對苗木正常生長帶來不良影響,每年開展一次松土除草,通常在5~6月份進行第一次松土除草,第二次在6~7月份,7月份之后,不必再進行松土,除草。
3.2.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也是國槐育苗種植過程當中重要的工作內容,具體修剪可結合實際設置成不同形狀。(1)開心形:這種樹形是于苗木主干高度3m部位進行截干,將合適角度的組織保留下來,一般保留3~4個,同時全部剪除其他側枝和萌芽,冬季進行修剪過程當中,將主枝根據50cm的長度進行控制。(2)自然形:這種樹形是在對苗木主枝枝條進行選留的基礎上,全部剪除其他側枝和芽,為國槐苗木創造有利的自然生長條件,促進樹冠生長。(3)杯狀形:在苗木完成定干之后,保留合適的枝條三個進行培養,冬季修剪過程當中,各個主枝保留的兩個小枝進行短截,夏季快速生長階段可進行摘心處理,以免枝條過快生長,第二年對于小枝條再次進行短截,培育成杯狀樹冠。
3.3 病蟲害防治
很多病蟲害都會對國槐樹育苗種植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在國槐樹育苗種植過程當中,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病蟲害防治,最大程度的控制和減少各種病蟲害帶來的危害。在病害防治過程當中,首先必須要充分了解病害發生的類型,如防治白粉病、潰瘍病和腐爛病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四環素以及50%的甲基硫菌靈進行噴施防治。同時也可以選擇50%的退菌特或者是70%的甲基托布津進行噴施防治。蟲害防治過程當中,如槐蚜、槐尺蠖、葉柄小蛾,可以選擇滅掃利乳油、辛硫磷乳油或者殺螟松乳油、10%吡蟲啉等進行噴施防治,一般每間隔7d,噴施一次,持續應用2~3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另外,防治國槐樹病蟲害過程當中,還應當充分重視藥劑的交替應用,以免病蟲害出現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另外,在防治過程當中,還可以聯合生物防治方法進行防治,保證防治成效。
4 結語
現如今,我國對于林業發展重視程度日漸提升,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國槐育苗種植工作的高效開展,為城市綠化工作提供更多優質的國槐苗木,增加綠化景觀。而且擴大國槐育苗種植工作,還有利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增加經濟收入,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所以,今后還應當進一步擴大國槐育苗種植技術方面的研究,通過先進的育苗種植技術,將國槐苗木綠化造林作用最大程度發揮出來,為造林綠化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創造豐厚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來全.國槐育苗技術研究[J].北京農業:下旬刊,2014(A9):1.
[2] 劉繼文.國槐育苗造林技術要點探討[J].種子科技,2021,39(22):101-102.
[3] 王芳平.國槐的價值及育苗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8):163-177.
[4] 鄒海英.國槐栽培技術[J].熱帶農業工程,2019,43(2):137-139.
[5] 馬文君.國槐的價值及育苗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7(1):150.
[6] 王小文.速生國槐栽培養護技術的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