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華

大明是干銷售的,他工作用心,業績十分突出。在年底的表彰會上,大明獲得了公司大獎:兩萬元的旅游金。
同樣獲得旅游金的,還有同事小張。他動員大明搭伴兒去旅游:“這可是咱們好不容易得來的獎勵!而且旅游期間,公司算咱們全勤,薪資正常發放。帶薪旅游,多美啊,一起去吧!”
大明拗不過小張的熱情邀請,便答應了,準備一起去海南玩一個禮拜。
過完春節,大明和小張告知了公司游玩的日期,便一同前往海南。
藍天碧海之間,兩人玩得很盡興。一個午后,小張在酒店午休,大明到海邊溜達。
不知什么時候,一個猛浪打過來,把大明卷入了大海……
幾小時后,大明的尸體被打撈上來。
警察給小張做了筆錄,接著,他們第一時間通知了公司和大明的家人。
大明父母無法接受獨子溺亡的事實。辦完喪事,他們花錢請了律師,起訴兒子的公司。
老兩口認為,兒子溺亡屬于工傷,理由是員工外出游玩,是公司特意安排給員工的,旅行期間,公司以全勤對待,正常開薪;而且公司組織此類活動,是為了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業績的一種企業文化活動,屬于在工作時間派遣員工而產生的行為,只是工作地點進行了延伸,應該獲得工傷保護。
但公司并不認同大明的死屬于工傷,理由是,外出游玩跟公司餐補、五險等一樣,只是公司的一種福利政策,是安排員工帶薪休假的一種方式。員工完全有“去旅游”與“不去旅游”的選擇權,不具有工作的強制性,所以大明的溺亡與其工作并不存在實質關聯。
一審駁回訴求后,大明父母繼續上訴。經過多部門認定,在第三個年頭,高級法院終于給出了判定:大明外出游玩,是自愿參加的公司的福利,并不屬于“因公外出”,不是工作需要;大明受到傷害的時間、場所,也不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不是因自身工作而受到的傷害,所以,不能被認定為工傷。
大明父母還是無法接受,但法律就是法律。
出于人道主義關懷,公司最終給了大明父母十萬元慰問金,以此來緩解他們的悲傷……
本故事涉及的一個法律問題,即工傷認定的界限。
根據法律規定,認定一起事故是否屬于工傷,必須具備的要件主要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這一系列的規定,最根本的便是必須與工作有一定的關聯。
故事中的大明,享受公司給予的旅游待遇,明顯無工作上的直接關聯,完全是一種福利待遇,所以,不存在“工傷”引發的法律后果。
(發稿編輯:陶云韞)
(題圖:張恩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