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是今年2月,南極海冰面積創下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最小面積紀錄。
“南極海冰面積的快速縮小與氣溫的迅速升高有直接關聯。”3月14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丁明虎告訴記者,1979年至2016年,南極氣溫變化較為穩定,之后南極氣溫異常升高,導致海冰面積縮小。
南極對氣候變化最為直觀的“回應”是其冰蓋、冰山、海冰的變化。此次南極異常高溫導致的冰層不穩定引發科學家對南極生態、氣候變化的擔心。
丁明虎解釋,冰蓋流出時往往頂著海冰走,海冰消融后將直接導致冰蓋流速和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同時,由于海冰異常減少,其對太陽光的反照率影響減弱,加劇了南極變暖效應。“伴隨南極海冰面積縮小,南極整個氣候系統會發生變化,將影響磷蝦和魚類等海洋生物的生長,企鵝、海豹的生存棲息地也會變小。”
南極冰蓋是地球氣候系統中最大的冷源,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針對海冰變化影響南極冰架和冰蓋的快速變化,美國冰川學家特德·斯坎博斯曾表示,海冰消退會導致冰架支撐力不足,崩塌加劇,進而加速海平面上升。
(摘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