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研究顯示,大約40年前,西方國家居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呈上升趨勢,與經常吃漢堡、炸雞等深加工食品密切相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李春分析,目前科學界雖然沒有明確研究指出西式快餐是以何種方式影響人類免疫系統的,但根據其高油、高鹽、高糖、缺少膳食纖維等特點,能夠推斷出,快餐是通過引發體內的炎癥反應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是西式快餐的“主力軍”,常常導致油脂攝入量超標。研究發現,若飲食中的脂肪酸比例不合理,就容易使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 纖維含量低,且富含精制淀粉和添加糖。西式快餐的另一大特點是肉多菜少、高碳水,這種搭配嚴重偏離科學膳食模式,長期大量食用會激發人體炎癥反應。而慢性炎癥可導致機體進入高代謝狀態,造成蛋白質消耗和免疫功能損害。
缺乏維生素。西式快餐不僅營養素單一,食物原料中的維生素也會隨著過度加工而大量流失、變性。許多研究表明,維生素D能夠緩解多發性硬化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可以調節免疫功能;維生素C能起到保護免疫細胞免受自由基攻擊的作用;B6、B12、葉酸等維生素,也都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添加過量的鹽。在制作西式快餐時,為了更有滋有味,肉類通常會先經過長時間腌制,煎炸后還會添加五花八門的醬汁,致使鹽超標。不僅僅是西式快餐,我國一些傳統食物,如熏肉、臘肉、咸菜等,也都屬于高鹽食物。飲食中鈉含量超標不但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引發腎臟疾病等,還對累及心血管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嚴重影響。
(摘自《生命時報》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