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

本文主人公廖華清

廖華清在參加訓練

1990年金秋10月的一天,一名女嬰在廣東省樂昌市坪石鎮醫院降生,可父母卻無情地將她遺棄了。當時,云巖鎮祖嶺村一戶廖姓人家獲悉后,好心地收養了她,取名廖華清。但養父母為了掙錢養家,只能常年在外打工,廖華清則由奶奶撫養長大。
小時候,村里有幾個調皮的小孩,每次遇見她就嘲笑說:“撿來的,撿來的,你爸媽不要你!”逢年過節時,親戚們圍坐在一起總免不了說:“奶奶靠種地、養家禽撫養你,很不容易。”然而,這些話,不僅沒有使廖華清感到自卑與傷心,反而讓她更加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大學的寒暑假,廖華清都努力打工賺取生活費,實習時還兼職做兩份工作。她默默告誡自己:既然活著,就要活出精彩,做最好的自己,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有志者事竟成,廖華清從懂事起就發誓長大后要做一名英姿颯爽的女軍人。學習認真努力的她終于在2012年剛大學畢業后,過關斬將,順利通過各項考核,圓了自己埋藏心底多年的軍營夢。“穿上軍裝等于穿上了夢想,軍人的價值在戰場,不論得意還是失利,都該為能打勝仗而不懈奮斗。”她坦率地說,到了部隊后,她才全部還清了助學貸款。
在部隊,憑借出色表現,廖華清很快當上了班長。戰友們都稱呼她“清清班長”。戰士張琳嬰說:“這既是她的名字,又諧音‘親親,因為她積極樂觀、朝氣蓬勃,還特別周到細心、善解人意,總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讓戰友們感到格外親近。”當上班長后,班里戰士的生日,她都記得一清二楚,班里每位戰士過生日時,她都及時送上蛋糕、巧克力之類的小禮物,讓人感到很暖心。
那年海訓,戰士任天因特別怕水,掌握不好游泳技巧導致情緒失控,大聲頂撞廖華清,故意在眾人面前讓廖華清難堪。然而,廖華清并不生氣,一個箭步上去擁抱了任天,還與她結成對子,最終她通過勸說、引導、細糾動作,幫助任天跟上了訓練進度。
2013年年初,廖華清經過海選,成為女子特戰隊的首批隊員。2013年6月初,旅隊接到軍委首長來隊視察的通知。廖華清因素質過硬、表現突出,作為唯一女義務兵入選課目演示隊伍。從此,每天清晨5點,她就和戰友們開始了一天的訓練:長跑、跪滑、臥倒等戰術動作每天練習幾百遍,歸隊時累得四肢沉重、腰酸背痛。
不滿一個月,廖華清磨破了兩套迷彩服和一雙作戰靴,手掌和雙膝磨破皮、流鮮血的情況時有發生,經常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演示現場,她使用手槍先后采取立姿、單跪、雙跪、側臥、俯臥5種射擊姿勢,在50米至80米距離上百發百中,首長稱贊道:“看不出是新兵,更看不出是女兵,有這樣的訓練成績很了不起!”
廖華清從小就喜歡音樂,最愛聽那首《步步高》,里面的歌詞一直激勵著她:“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她微笑著說,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實就像歌中唱的一樣。
2013年11月,女子特戰分隊迎來了應用攀登訓練,不少戰友擔驚受怕,可廖華清卻自告奮勇爭著上。只見她火速爬上15米高墻,教練員一聲令下,她左手緊握保險繩,右手緊握槍械,在75度的斜坡上跑步而下,但在距地面4米時,左手保險繩卻意外滑脫,廖華清被重重地摔在地面,導致右腳踝骨折,需靜養數個月。
這個突如其來的重創,讓廖華清閑了下來,但她的內心卻躁動不安,隊友們每天訓練歸來,她總會忍不住問:“今天訓練了啥?”“有什么要領?”“誰訓練得最好?”沒幾天,被傷痛折磨的廖華清心里嘀咕:“如此下去,自己與戰友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傷好了又怎能迎頭趕超?”
“腳受傷了,那就練手、練腰、練核心力量!”廖華清當即制訂訓練計劃——啞鈴、單杠、雙杠,俯臥撐,每次練到滿頭大汗、精疲力盡。半年后,廖華清不僅單雙杠刷新了自我紀錄,雙手拇指俯臥撐,一口氣能做14個,還練就了“一指禪”絕活。
“特戰訓練艱苦而殘酷,尤其遇到傷病時,一段時間不訓練就會落后于其他人。”看著廖華清的表現,時任隊長李文超感嘆道:“如果每個兵都像廖華清那么自律,不僅帶兵人輕松,部隊也會更有戰斗力!”
廖華清每天提前半小時起床練跑步,熄燈哨響前半小時加練體能,每天還堅持學習英語一個小時。
“我只想通過堅持做一件小事,來錘煉自己的意志力,”廖華清說,“自律是痛苦的,也是快樂的。只有當自律變成一種本能習慣,才能享受到它的快樂,也只有自律的人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2018年11月,該旅組織“海鯊突擊隊”集訓,廖華清率11名女兵與來自全旅的200多名男兵一起參訓。為了能進前幾名,廖華清忘我投入,訓練異常刻苦。
訓練間隙,她總要搶抓每一分每一秒,多練一兩次,還找戰友攝像以分析不足。每次體能訓練,她都負重加碼、全力以赴,5公里越野跑把部分男兵甩下400多米。最終,在11個課目、總分1000分的考核中,廖華清取得940分,綜合排名第四。
一次次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訓練,導致她全身留下了15道傷疤,部分傷處至今在變天時還會隱隱作痛。入伍10年來,廖華清的軍事素質越練越強,精通23項特戰技能,官兵紛紛贊她是“女超人”。
其實,廖華清付出的還遠遠不止這些。因把過多精力傾注在強軍訓練上,直到29歲她才有時間來考慮個人的婚姻大事。
廖華清總是說:“人人都向往幸福,而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就免不了要吃苦、要付出,可能付出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卻永遠離不開付出!”
2018年高溫季,來自陸軍特種作戰部隊的數百名特戰精英齊聚廣西桂林,準備來一場“生死”角逐——陸軍“特戰奇兵2018”比武競賽。過關斬將,廖華清和4名戰友獲得了參賽權。初來乍到,廖華清就因水土不服嘔吐發燒,但她沒有被嚇倒,依舊每天咬牙堅持適應性訓練至深夜。
就在賽前5天,規則突變,要求干部不能參賽!這意味著需要更換領隊,并失去一位強將。關鍵時刻,廖華清主動請纓,挑起重任,搶時間組織練默契、練協同。



夜以繼日地訓練拼搏,最終,她帶領的團隊斬獲團體冠軍。2018年底,因素質過硬,表現突出,廖華清榮立二等功,被評為“陸軍首屆強軍精武標兵”。
次年5月,陸軍組織“特戰奇兵2019”比武競賽,廖華清第一個報名參賽,一些戰友勸她:“你都快30歲了,又立了二等功,還那么拼干嘛?”廖華清擲地有聲地回答:“賽場上不拼命,冠軍就永遠屬于別人!”
比武開始,胸有成竹的廖華清再次領隊出征。一路上,女戰兵疾馳尋路、找點、趕路。突然,一條小河攔住了去路,為節省時間,廖華清帶領戰友選擇涉水過河、協作越欄。此刻,導航員鄒小靜因腰椎間盤突出腰部劇痛,為保存體力持續參賽,廖華清和戰士趙潔幫她抬著背囊往前沖,在離終點約300米時,面前卻出現了一片泥潭,隊員們瞬間泄了氣。可廖華清仍勇往直前,拉著趙潔就直奔泥潭。
“班長,我快堅持不住了!”眼看趙潔有些體力不支,廖華清伸手拽過背囊,大聲吼道:“大家加油,穿過去就是終點!”這時,“鐵玫瑰”們的眼淚都撲簌簌地往下掉。但領隊廖華清卻咬緊雙唇告誡自己:“跟著哭就會全隊崩盤,再苦、再累、再委屈,也要把眼淚咽進肚子里。”體重104斤的她,負重70余斤背囊,硬是連滾帶爬走出了泥潭。
最終,她們奪得團隊第三名,廖華清斬獲個人第二名。
當問及廖華清這么出色為什么至今還只是一名班長時,廖華清平心靜氣地說:“前幾年由于腳踝骨折,加之沒有更多比武平臺,自己的水平未能完全展現。如今,能力和平臺都有了,可偏偏提干超齡。”
可見廖華清無論是順風順水之時,還是背水一戰之際,她都始終激情滿懷,狀態滿弓。在成與敗、得與失、利與益面前,廖華清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成功了,說明努力有了結果;失敗了,說明得更好地鍛煉自己。”
2022年9月,廖華清光榮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后,她真誠地說:“能有幸參加這次盛會,是一份特殊的榮耀,我會將這份榮耀轉化為練兵備戰的動力,苦練勝戰本領,做一把逢敵亮劍的‘紅色尖刀!不畏艱難,頑強拼搏,以驕人戰績實現人生突擊!”廣大網友看了她的事跡后,紛紛贊揚她是“身懷絕技的‘女超人”“鋼鐵玫瑰”……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