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徐詠梅是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年前,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她,到海南做熱帶水果產業,用心血和汗水鋪筑產業興農致富路。經過20年的奮斗拼搏,徐詠梅成為海南生態農業產業的帶頭人,為當地脫貧致富、振興鄉村經濟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公司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她曾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最美奮斗者”等殊榮。

本文主人公徐詠梅


徐詠梅1967年出生在陜西清澗一個普通家庭,長相甜美的她從小愛學習、愛勞動、肯吃苦,各科成績出類拔萃。高考那年她斬獲當地文科狀元跨入大學校門,畢業后去國外留學深造。徐詠梅曾在國外從事外貿業務,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她卻轉頭扎根海南農業從零開始。這究竟是怎回事呢?
徐詠梅說:“22年前我還在新西蘭從事外貿業務,內心被國外先進的、頗具規模的農業生產場景深深觸動,新西蘭的農業,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益高、工作環境好,與之相比,我們的農業甚是落后。”強烈的反差,讓她萌生了想把國外先進的生態農業理念和技術帶回國,以發展現代農業的念頭。“那時,我選擇在海南臨高做農業創業,也純屬偶然。”
1999年,在臨高種植了50畝桂圓的一位朋友突然離世,滿懷憐憫之心的徐詠梅為了照顧其妻兒的生活,壯膽接手了這片果園。由于龍眼結果周期太長、臺風災害天氣頻發,致使她第一年就虧損了20余萬元。第二年,徐詠梅把龍眼樹統統砍掉,改種香蕉。
之后,徐詠梅不斷學習種植經驗,每天披星戴月實干苦干,就這樣從種植香蕉起步開啟興農致富路。家人和之前從事外貿業務的朋友們很不理解她從白領麗人轉型為艱辛農人的選擇。而徐詠梅卻覺得,“農業讓我內心充滿激情,農民朋友為人簡單而真誠,和他們打交道我舒心踏實。而且每天看著果園里的果子一天天成長,最后掛滿枝頭,我的心里就非常有成就感。做外貿就不可能有這種人與自然渾然合一的美妙感覺。”
為做生態農業,在種植前,徐詠梅帶領相關人員測土配方;在種植中,養草筑起生態農場,進行科學種植;在采后環節,用環保材料包裝,保持產品的綠色、有機的特征。因此,公司產品常年獲得無公害認定。
徐詠梅堅持選用有機肥料、噴灑生物農藥等。這與傳統種植方式比,不僅工作量成倍增加,而且資金投入也翻幾倍,部分農民抱怨說:“新農民不懂事!把錢換成臟臭之物往地里撒,搞得大家精疲力盡!”徐詠梅卻果斷認為這些都是應該堅持做下去的,只有這樣才能換來肥沃高產的土地。”徐詠梅說:“我的種植園從來不用輪作、休耕,22年前承包的土地現在依然在耕種。”
2001年,徐詠梅創立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熱帶水果種植面積從起初的50畝擴增至200畝、800畝再到1萬余畝。徐詠梅大膽探索、艱苦奮斗,將企業越做越大。
農業生產周期長,銀行又不愿給貸款,面對資金缺口,她和家人商量賣房、賣車,還向親戚朋友付息借錢。徐詠梅說:“還記得那段只能騎著摩托車在田間地頭顛簸的日子,我內心只有一個念頭,要把我國的農業做得像國外一樣好,甚至超越他們,為我國農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到了2014年,徐詠梅的公司香蕉種植面積達到1.1萬余畝,成為當時海南最大的香蕉生產企業。
創業過程中,一路走來徐詠梅幾經周折。如,剛到臨高接管果園擴大種植基地時,當地村民背后說她誤入歧路。初來乍到的徐詠梅發現基地所在的村子沒有井,她就主動去村里幫村民打了一口井。當村民喝到從地下數十米深處打上來的清涼甘甜的井水時,才慢慢看懂了她。
回饋農村、幫扶農民,是徐詠梅始終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多年來,公司基地開到哪里,就為當地村民將路橋修到哪里。她還建立了農民技術培訓學校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業培訓基地,免費為農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培訓。
2015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響起,“你們是海南省龍頭企業,有誠信也有實力,希望你們能參與到產業扶貧中來。”臨高領導特地找到徐詠梅。徐詠梅認為,“產業方向與扶貧模式有機結合,才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心底一個聲音告訴她:“一直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終于有了答案——只有把個人發展和國家需要結合起來,走產業扶貧、科技扶貧的道路,才能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徐詠梅毫不遲疑,當即接受了領導的提議。
其實,在之前一年,徐詠梅的公司因強臺風過境剛剛遭受了幾千萬元的損失。為此徐詠梅一度感到無能為力,幸虧親朋摯友和同行給予了她很多支持,才讓她走出困境。
在海南發展鳳梨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果子的成熟度高,運輸成本也低,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徐詠梅深思熟慮,周全布局未來的產業,帶領團隊到東南亞、澳洲甚至南美進行深度考察,經過大量調研,她把目標鎖定在甜度高、耐貧瘠、抗臺風、經濟價值高的金鉆鳳梨上。“鳳梨是菠蘿的升級換代品種,口感極好,切食方便,不用挖黑眼、蘸鹽水就可以吃。”徐詠梅滿懷信心地說。
“脫貧攻堅,一定要為老百姓負責,幫他們找準發展方向,絕不能讓貧困戶跟著我們冒險!”徐詠梅鼓足勇氣,從小面積試種成功到大規模擴產種植,鳳梨種植獲得了巨大成功。公司還依托品牌優勢,發展訂單農業,“明年二三月份上市的鳳梨都已經有客戶提前預訂了。”
在實踐中徐詠梅帶領公司探索出“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務工”模式的“三位一體”扶貧模式。農戶用自家的土地入股,每年有保底分紅;在家門口務工每月有3600元左右的收入,還能照顧一家老小,全面調動起了村民們的積極性。果農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大家的干勁愈發高漲,過去那些游手好閑的人也紛紛進果園靠雙手勞動掙錢,生活有奔頭,家家戶戶過上了祥和富裕的生活。
截至2020年12月底,天地人熱帶水果產業扶貧項目實現分紅3015.46萬元,7137戶31328名貧困人口摘掉貧困的帽子。因貢獻突出,徐詠梅獲得了“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天地人公司獲得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表彰。
徐詠梅說:“我自己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在臨高創業之初看到當地農村的貧窮現狀我就想盡力幫到大家。之后,我把自己做外貿賺的錢不斷投到村里,修路、修橋、建水塔、修繕校舍、資助村里的孩子上學……但盡管如此,當地農民的貧窮現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慢慢地我意識到幫助村民擺脫貧困光授人以魚不行,一定得授人以漁。”
2015年,國家提出精準扶貧,徐詠梅決定率領公司投入到臨高縣脫貧攻堅工作中。一路走來,天地人公司的產業扶貧從一個村輻射到了臨高全縣和海南省其他市縣。“脫貧攻堅這5年,也是我們企業發展最好最快的5年。在脫貧攻堅戰中,天地人公司發展壯大了,我也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真可謂幫助了別人,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徐詠梅說。
2021年2月11日晚,徐詠梅在2021年央視春晚特別節目《向祖國報告》中亮相。
脫貧攻堅戰收官后,徐詠梅進一步探索出“熱帶水果專業合作社+鄉村振興”模式:由天地人公司、村委會、各農戶分別出資20%、60%、20%,共同組成“熱帶水果專業合作社”,將公司與農戶、貧困戶深度捆綁,形成命運共同體。
天地人公司主導運營,在種苗、技術、標準、系統管理、采后處理、營銷和品牌等方面,賦能貧困戶和合作社成員,有效提升了貧困群眾的參與度,并激發其內生動力,成為海南省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接續鄉村振興的先行者和領頭雁。
“從給貧困戶‘授之以魚到‘傳授捕漁技能,我們也在不斷地創新,以適應新形勢。這不但激發了農戶的主人翁意識,還有效建立了企業和村集體經濟、農戶個人的利益鏈接機制!”徐詠梅直率地說。
徐詠梅說,光脫貧致富還不夠,還要幫助大家改變觀念,推動共同富裕。于是,天地人公司與所在鄉鎮合作成立培訓學校,把農戶請進課堂,講授現代化生態農業的理念和種植方法。公司還推行了“農業基地+培訓基地+扶貧工廠”的“三位一體”產業工人培養模式,讓一些當地農民從基層員工變成管理者。
阿海是天地人公司的老員工,20年前全家人擠在一間小黑屋里生活。“經過一系列培訓,他從一名普通保安蛻變為千畝香蕉園的大廠長,年薪20余萬元,還買了轎車、蓋起了小樓。”徐詠梅滿臉自豪地說。
今天的天地人公司,全方位培養農戶的自我運營能力,也為鄉村振興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到目前為止,徐詠梅帶領天地人公司已累計給貧困戶分紅3600余萬元,幫助7000多戶3萬多名貧困人口脫貧,他們的產業扶貧模式已從臨高縣輻射到海南的其他市縣。
因貢獻突出,2021年2月25日,天地人公司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徐詠梅代表公司出席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2021年11月5日,徐詠梅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連續兩次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表彰。而當初的貧困農戶也蛻變為新型農民,成為鄉村振興新階段中的堅實力量。徐詠梅帶領新農人走上了發家致富路。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時強調:“要把海南更好地發展起來,聚焦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徐詠梅牢記囑托,為天地人公司定下新的目標。她滿懷信心地說:“下一步,天地人公司將大力發展熱帶水果種業孵化,進一步發揮賦能平臺的帶動作用,團結引領‘新農人隊伍建好共享農莊,共創興農致富路。”
2022年,已在海南打拼20余年的徐詠梅嘔心瀝血,帶領當地農民將熱帶水果種植面積擴大到3萬畝,為振興鄉村經濟、與村民共赴致富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