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投融資數據報告》。從融資角度一探2021年直播電商的發展情況,該報告根據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編寫而成。
新消費時代下,直播電商成為標配。直播電商的搭建正在不斷下沉,未來將輻射到更多更廣的人群,成為市場營銷的一項“新基建”。同時,在疫情期間的直播帶貨“火”出了新高度。淘寶、京東、快手、抖音以及眾多線下商家的紛紛入局,加快了直播帶貨的發展速度。然而,直播帶貨大爆發的同時,亂象頻出,各種“翻車”事件也不斷發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直播這樣的方式,在目前來看,已經到了必須整頓的時候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直播本身成為了實體經濟的“吸血鬼”。相比于實體經濟而言,虛擬經濟帶來的服務提升或者就業提升,對于實體經濟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直播作為當前電商的一種新型業態,坑位費、流量費、最低價等,正在逐漸地吸干實體經濟的血液,已經到了不得不整改的地步。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如今直播帶貨已經逐漸成為電商新常態,直播賽道上也涌現了薇婭、李佳琦等頭部主播,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出謙尋、美腕、宸帆等MCN公司,同時淘寶、京東、拼多多、蘑菇街、唯品會、B站、小紅書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功能;快手等直播平臺與電商平臺或品牌商合作,布局直播電商業務,可見,我國直播電商行業多層次競爭格局正在形成,未來各大商家想要在直播電商賽道運營長久,必須遵紀守法、遵守規則。
網經社將直播電商定義為,商家/品牌等借助直播平臺或電商平臺直播板塊來觸達用戶,讓用戶了解產品各項功能及促銷信息,從而實現購買的交易行為。
在2022年伊始之際,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聯合國內專業直播電商門戶網經社直播電商臺(LIVE.100EC.CN)發布《2021年度中國直播電商“百強榜”》。
該榜單通過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收錄的企業數據,包括平臺規模、GMV、利潤、投融資(估值)、月活、App下載量、電訴寶評級等硬性指標以及行業影響力、口碑等軟性指標綜合評估而成。榜單將直播電商分為零售電商類、MCN機構類、服務商類、直播App類、視頻類、社交類、產業電商類、生活服務電商類等8個細分行業共100家平臺。
目前,直播電商包括綜合電商類、MCN機構類、直播App類、服務商類和電商主播類五大類型,包括:綜合電商類:淘寶直播、多多直播、京東直播、抖音電商和快手電商等;MCN機構類:謙尋文化、美ONE、宸帆集團、辛有志嚴選和交個朋友等;直播App類:玩物得志、有播、地鼠灣、閃賣、天天鑒寶、特抱抱和至尊寶物等;服務商類:有贊、微盟、微贊個魔筷科技等;電商主播:薇婭、李佳琦、張大奕、雪梨、羅永浩個辛巴等。
《報告》顯示,2021年直播電商融資事件數14起,同比下降33.34%;融資總金額3.3億元,同比去年同期3億元上升9.99%。在政策、資本的推動下,直播電商在快速發展。“直播+”已成為電商新常態,直播電商的“人貨場”范圍快速擴大,直播已為電商“標配”。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從2020年開始,直播平臺就已成為各大商家的標配,奢侈品也開始試水直播帶貨,包括線下的許多商場的很多奢侈品品牌也開展了店內直播,店員做主播。但就奢侈品直播來看,購買者多以老客戶、熟客為主,散客更多是圍觀。因此,實體店奢侈品品牌銷售做直播的轉化率要比線上直播平臺的轉化率更高,具體轉化率如何仍待驗證。
2021年直播電商14起融資事件中,融資額排名前十的為:宸帆(數千萬美元美元)、新燭傳媒(數千萬人民幣)、變美日記(數千萬人民幣)、紅動視界(數千萬人民幣)、銀河眾星(數千萬人民幣)、中科深智(數千萬人民幣)、覓酷網絡(千萬級人民幣)、一樹百獲(千萬級人民幣)、侵塵文化(千萬級人民幣)。
輪次分布上,A級4起、Pre級3起、天使輪2起、戰略投資3起、B級2起。
省份分布上,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浙江省6起占比42.86 %、廣東4起占比28.57 %和北京3起占比21.43 %。
《報告》還顯示,2021年直播電商活躍投資方包括:蘭馨亞洲、眾源資本、復星創富、Target Social、策源創投、廣州華新集團、險峰旗云金沙江創投、盛景網聯、MYEG Capital、云集和姚記撲克等。
杭州5起融資排名第一,融資總額超2.3億元,占2021年直播電商總融資額的69.6 %。從該數據可以看出,杭州在直播電商中的地位。
在融資額上,2021年杭州電商融資額排名依次為:宸帆(數千萬美元)、新燭傳媒(數千萬人民幣)、覓酷網絡(千萬級人民幣)、聚匠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