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
近日,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博采網絡發布公告稱,公司已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階段,北交所或將再添新兵。
據悉,博采網絡是一家To B的全網價值營銷服務商,核心業務包括移動廣告數據營銷服務與互聯網定制化技術開發服務兩大類。基于此兩類業務,公司為企業提供新媒體運營、媒介定投、SaaS平臺、智慧數據、定制研發和精準營銷等系列數字化服務,賦能企業在數字商業時代實現升級轉型,實現企業高效而專業的數字化營銷運營。
從已上市的互聯網營銷可比公司來看,博采網絡在2021年中報的毛利率及凈利潤處于中間水平。近期博采網絡也發布了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收18~20億元,同比增長120.09 % ~ 144.54 %;歸母凈利潤1.1~1.3億元,同比增長57.14 % ~85.71 %。據wind數據顯示,在目前A股已發布業績預告的2 541家上市公司中,預告凈利潤下限低于博采網絡的共有1 443家(其中僅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比高達56.79%。
四大優勢構筑護城河
博采網絡屬于互聯網營銷行業。對于互聯網營銷行業而言,技術實力、數據資源、媒體資源和人才資源等都是業內企業面臨的競爭壁壘。
而對于博采網絡,這些所謂的競爭壁壘則為其構筑了一個堅固的護城河。
技術實力方面,博采網絡自開展互聯網營銷服務以來就一直和市場中先進技術接軌,把技術創新作為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不斷加強研發投入。Wind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 395.01萬元,同比增長23.41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累計取得了10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項軟件產品證書,2項專利技術,進一步夯實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壁壘。
數據資源方面,博采網絡成立發源于PC互聯網時代,是最早一批規模化幫助中國企業實現首次觸網的服務商之一。公司每年為客戶策劃和執行大量的互聯網服務活動,積累了豐富的消費者特征、行為和反饋數據。通過技術系統自動化的數據積累,結合已有的大量數據,公司在互聯網廣告數據資源方面已建立起一定的競爭優勢,這既是為客戶提供整體營銷策略的基礎,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廣告投放的精準度,提升公司服務水準。
媒體資源方面,博采網絡和國內優勢媒體持續建立戰略性的業務關系,形成了支付寶、騰訊、百度和今日頭條四大頭部媒體矩陣,并于2016年成功加入字節跳動廣告代理商體系,成為巨量引擎最早一批的生態伙伴之一。伴隨字節跳動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App流量的爆發式增長,公司深耕字節流量生態,與國內明星、網紅達人達成合作。同時,公司在本地生活、Tiktok跨境電商方面均已有布局動作。
人才資源方面,博采網絡擁有一支480多人的專業服務團隊,構建起了“運營+產品+媒介+平臺+數據”的創新運營模式,并在南京、成都、福州、寧波、鄭州、長沙、重慶、貴陽、合肥、濟南、溫州、臺州和紹興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本地化服務。
助力消費品客戶成為同類頂流
得益于此,博采網絡積累了一大批優質的客戶資源。
在大眾消費品領域內,博采網絡協助老金磨方在黑芝麻丸類目從0走到TOP1,彼時單日GMV高峰高達56萬,月GMV高達1 260萬,位于同類目TOP3,;客戶五芳齋的單場直播成交金額也曾突破100萬,“618”活動期間銷售額更是達到600萬+。此外,海亮集團、香飄飄、三棵樹和得力集團等客戶的官方站群建設及微信運營等也均為博采網絡服務過的經典案例。
在汽車、家居和地產等行業,博采網絡合作的客戶以行業龍頭為主,覆蓋吉利、東風、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方太集團、歐派家具和萬科等知名企業。
優質的客戶資源為博采網絡帶來了穩健增長的業績。Wind數據顯示,2017~2021年上半年,博采網絡分別實現了0.14、0.22、0.46、0.70和0.40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可以看到2020年底相較2017年整整翻了5倍。不僅如此,根據業績預告,博采網絡在2021年還預計實現1.1~1.3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再次增長。
不僅如此,在財務管理方面,博采網絡還密切關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應收賬款周轉率、壞賬比例的變動情況,堅定運用法律武器,對劣質和長賬期客戶采取強硬手段,追求快速回款。除此之外,公司還有針對性地進行銀行借款提前還款,降低利息成本,最大程度盤活存量貨幣資金,在資金安全邊際謀求最大幅度的收益。
財報顯示,截至2021上半年末,博采網絡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還高達7 136.35萬元,同比增長高達2 733.95 %,高于彼時3 990.59萬元的歸母凈利潤;未分配利潤15 884.46萬元,同比增長100.44 %。由于公司現金流充沛,甚至提前歸還銀行貸款4 495萬元。
擁抱數字營銷萬億市場
除了自身的強大實力之外,作為一家全網價值營銷服務商,乘著互聯網發展和數字經濟政策的東風,博采網絡還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國家層面推進的“互聯網+戰略”及雙創倡導,使得本就處于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行業如虎添翼,進入黃金發展時期,互聯網營銷行業的市場空間也進一步擴大。
根據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公眾號發布的《202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202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預計約為5 435億元,同比增長9.32 %;2021年中國互聯網營銷市場規模預計約為6 173億元,同比增長12.36 %,廣告與營銷市場規模合計約為11 608億元,較上年增長11.01 %。而據艾瑞咨詢預測,2022年中國網絡廣告將突破12 000億元。
2022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等;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志也發表了《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中航證券相關研報顯示,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和“互聯網+”的高速成長,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3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