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雨

二十年前,我在松嫩平原上的一所監獄收發室工作。初春的一天,一個來自附近鄉鎮郵政所的年輕郵差準時來送件。交接過程中,他刻意取出一封信,單獨遞到了我手上。那是一封普通信函,看似并無特別之處,收信人是個林姓服刑人員。確認不是掛號急件后,我順手分揀,放入收信人所在監區的信箱。小伙子猶豫了一下,說:“姐,我覺得這封信很重要。”
很重要?我收回手,翻來覆去地查看。很快,寫在信封背面的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底:請妥善投寄此信。謝謝。下方還附有書寫者的單位和姓名。“放心吧。”我說,“我會盡快轉到監區,交給收信人。”
一轉眼,半個月過去。就在我漸漸把這件事忘到腦后時,年輕郵差又將一封信單獨送到了我面前,收信人依然是那個林姓的服刑人員。
從小伙子口中,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林姓服刑人員在判刑入獄前,沒少做悖逆天理、傷害鄉親的惡事。據說,他所生活的小山村總計62戶人家,對他恨之入骨并聯名上告的,就有61戶。剩下的那戶,自然是他和母親。他的父親去世早,母親為了將他拉扯成人,一個人風風雨雨多年,可謂嘗盡了辛苦。恰由于母親的驕縱,他染上了諸多惡習,最終鋃鐺入獄。在白發母親和監獄民警的感召、幫扶下,林某醒悟了。他給母親寫信哭訴,說他知道鄉親們恨他,恐怕這輩子都不敢回老家,將來刑滿釋放,該去哪兒落腳棲身?
于是,只要有空,林母就挨家挨戶地走,見人就讀兒子寫來的信,央求鄉親們再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起初,沒人相信她的兒子會改過自新。她便一次次執拗地乞求寬恕,一次次噙著淚替兒子作保……每求得一份原諒,母親就給兒子寫封信,然后去鄉鎮郵政所郵寄。信里,不僅有寬恕,還有一顆母親的心。
后來,一場洪水席卷松嫩平原,監獄遷到了數百里之外的新址。大約兩個月后的一天,我剛走下通勤車,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那個年輕郵差。“姐,你猜我帶來了什么?”他的語氣里滿是欣喜。
沒錯,是林母寫來的信。小伙子說,兩天前,他接到了信,按常規當退返寄發地。可瞅著信封背面的那行字,他思忖片刻,撥通了那家郵政所的長途電話。剛說明情況,對方就興奮地喊起來——村里的人家全原諒他了,61戶,一戶不少!希望他釋放后能回去好好過日子,重新開始。“答應我,你一定要把這個好信兒告訴他!”
拿著那封沉甸甸的信,我確定無疑,無論母親的執著堅持、鄉親父老的寬恕,還是年輕郵差的守信,都源于一份愛。
黑色玫瑰摘自《黨員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