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萱 劉騰 滕以慶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堅持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青島自貿片區深入實施國家賦予的106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176項創新成果;2021年實現外貿進出口1890億元,同比增長65%;新引進歐力士、富士康等世界500強投資項目33個,累計達到136個;在中山大學“2020-2021年度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五批自貿試驗區19個片區第三位;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
兩年多的砥礪奮進、篤定前行,青島自貿片區交出新時代的精彩答卷,正努力把先行先試的自貿平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高質量發展如何才能體現?從青島自貿片區最新的兩組數據中可窺得一二。其一,深入實施國家賦予的106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176項創新成果;其二,2021年實現外貿進出口1890億元,同比增長65%。
細數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成果,已有一批首創性、集成化、差別化改革探索在全國、全省復制推廣。而外貿進出口破1800億元的背后,也離不開制度創新的充分賦能。
在諸多制度創新案例中,有這么幾個值得一提:青島自貿片區首創的原油進口“先放后檢”模式,進口原油經現場查檢和取樣后即可卸船、提離口岸監管場所,減少油船在港時間2至3天,降低收貨企業成本10萬美元/船,緩解原油壓港難題,獲海關總署認可并向全國推廣;率先推行商事主體登記“即認制”,審批效率提高50%;推行極簡審批改革,審批環節時限縮減56%。窺一斑而知全豹,諸如此類的創新成果極大推動了貿易、投資的自由便利。
用足用活用好國家賦予的制度創新空間,青島自貿片區還創新“區稅銀”聯席工作機制、依托“區關港”聯合創新機制等,推動金融、港航物流自由便利。其中,“先退后核”+“出口退稅貸”稅務服務,企業首次申報出口退稅平均辦結時間由超過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
依托制度創新激發出的新活力,青島自貿片區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率先上線全國大宗商品倉單登記系統,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運營;率先發起成立跨境易貨貿易聯盟,全國首家跨境易貨貿易企業注冊落戶,獲批建設“東北亞國際船舶交易中心”,山東港口船舶交易網啟動運營。
搶抓跨境電商風口,青島自貿片區大動作不斷,圍繞新業態開展模式創新,以“保稅備貨+直播銷售”推動產業發展,全省首家跨境電商保稅直播基地運營,單場銷售額首次突破1億元;2020年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過百億元,跨境電商單量首次突破2000萬單。
未來,青島自貿片區將繼續用足用活用好國家賦予的制度創新空間和試點權力,努力探索出更多服務于國家戰略、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自貿試驗區中創出鮮明的“青島特色”。
自貿試驗區自成立以來,青島自貿片區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先后搭建對日、對德等國際合作平臺,成為配置全球優質資源的新引擎。
青島與日本隔海相望,是與日本交流最為密切的中國城市之一。為加深交流合作,青島日本“國際客廳”應運而生,肩負打造青島對日開放的新高地、中日自貿戰略承接的主平臺等重任。截至目前,青島日本“國際客廳”共與15個日本金融機構、商貿協會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簽約落戶企業機構28家、掛牌入駐21家;與日本神奈川等11個日本地方政府駐華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除了“國際客廳”,青島自貿片區與日本交流合作的另一大平臺——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也有了新進展。近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將聚焦節能環保等產業,推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等領域開展對日合作,加快形成開放創新新格局、產業升級新機制、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青島自貿片區將打造成中日地方發展合作新樣板,一座產業新城未來可期。正如中國駐福岡總領事律桂軍所期待的,“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的巨大魅力和獨特優勢,將成為中日地方經貿合作新平臺。”
“國際客廳”不止有日本,還有德國。2019年11月,青島德國“國際客廳”在青島自貿片區開門納客。自此,片區有了一個立足青島、輻射齊魯大地、面向中德兩國的全新中德交流合作平臺。2021年,客廳共計接待德國企業和機構80余次,拜訪德國企業、機構100余次,參加線上線下經貿交流活動70次;舉辦了德國企業“春聚”活動、“德企走進青島”經貿產業對接會等活動12次,吸引線上線下160家企業、1500余人次參加,為中德企業和機構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橋梁。
今年1月1日,RCEP協定正式生效,蘊含著巨大的貿易創造力。乘此東風,青島自貿片區將從創新發展貨物貿易、著力拓展對日合作、加快構建貿易物流“黃金大通道”、全面深化投資與服務貿易雙向合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五大方面,全力打造RCEP經貿合作示范園區,推進青島自貿片區更高質量發展。
2月8日,青島自貿片區總投資446億元的25個重點項目宣告正式開工,涉及先進制造、航運貿易金融等多個領域。這是青島自貿片區強化項目建設、開展招商引資的重要舉措,也是片區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力的充分展現。項目開工建設,對加速項目集聚、產業集聚、動能集聚,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自成立以來,青島自貿片區始終堅持把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工作著力點,引進建設了一批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有力推動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項目紛至沓來,如何做好服務保障,是重中之重。青島自貿片區深知,當下的競爭更看重營商環境的較量。
近年來,青島自貿片區著力營造辦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競爭力強、宜居宜業的營商環境。推進“標準地”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推進產業項目“多測合一”,全流程實現零費用;首創市場主體“免費托管服務”模式,創新360度全生命周期服務與“雙督導”工作機制,推行企業“休眠”管理、“喚醒”制度。建立“政區法”創新工作室,先后引駐檢察服務、涉外審判巡回法庭等機構,上線“法治政務自助點餐”系統,服務企業350余次。
一切要素圍繞項目轉,一切服務圍繞項目來。今年,青島自貿片區將聚焦國際貿易、基因科技等產業成立6個重點產業促進工作隊,圍繞制度創新、數智化建設等領域成立5個專項工作攻堅組,“六箭齊發、五鉆共進”。全力推進總投資940億元的77個新建、續建項目,確保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對新區投資增長貢獻度超過21%;全年力爭貨物進出口總額突破20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以上,在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中展現自貿擔當。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表示:“作為國家的‘試驗田,開放的‘新高地,青島自貿片區將以‘進的姿態筑牢‘穩的底線,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進一步提振抓招商、上項目的精氣神,以高質量項目,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先行先試的自貿平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全力助推青島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The fifth batch of pilot free trade zones was inaugurated in Shandong in August 2019, with the Qingdao Free Trade Zone (QFTZ) unveiled. The fertile land of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will witness a magnificent picture drawn by QFTZ towar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QFTZ has thoroughly implemented 106 pilot reform tasks entrusted by the country and secured 176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2021, the scale of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reached RMB 189 billion yuan. After introducing 33 new projects from Fortune Global 500 companies such as Eurex and Foxconn, QFTZ is home to 136 investment projects in total, claiming the third among the 19 areas of the fifth batch of pilot free trade zones in the "2020-2021 Chin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ystem Innovation Index".
After more than two years of dedication and determined work, Qingdao Free Trade Zone has delivered a wonderful report of the new era, and is turning its advantages of the pilot free trade platform into a tre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