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嫩江市教師發展服務中心 焦明忠
要想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大量閱讀和寫作是關鍵,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學生腦海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閱讀能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也能在積極主動地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讀書與寫作結合的學習方式是以閱讀為基礎,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豐富文學知識,這是寫作的基礎,兩者有機疊加才能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由于當前社會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學生不愛讀書,甚至根本就不讀書,頭腦中詞匯匱乏沒有寫作思路,看到作文題目,就沒法往下進行,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效果不理想。這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閱讀量太少或者是閱讀后沒有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自己的詞匯積累和寫作基本功薄弱,在自己的頭腦中缺少文學素材,缺少對現實生活的親身體驗和感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在自己腦中沒有寫作的思路,詞匯量很少,組織詞匯能力差,自己對社會事物的感悟就無法用詞語表達出來。讀書與寫作結合的學習模式要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加強學生對社會事物感悟的記錄。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自身特點,結合科學的方式來構建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教學模式。首先,借助獨特方式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對小學生的成長經歷來說,學習是一項必須完成任務,而不是游戲和玩樂。要引導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內容,認真細致,閱讀之后認真歸納總結文章中好的詞句,結合自己的感悟寫好讀書筆記,這樣學生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讓學生主動閱讀,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在寫作的時候不至于無話可說。其次,通過閱讀來學習相關知識是主要的方法,能豐富自身文學素養。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多樣社會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對事物有直觀的感受,在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會使他們的寫作言之有物,不至于在寫作文的時候胡編亂造。在寫作過程中結合自己親身的體會,學生記憶深刻,文章生動,貼合實際。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文《春游心得》后,可以組織學生春游,在野外游玩過程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體驗花鳥蟲魚和山水的形態,在游玩中快樂地記憶和搜集寫作素材。在進行寫作時,教師只需要加以點撥,讓學生自主寫作,慢慢的學生就會自己搜集寫作素材了,這樣學生就不會在寫作時犯難,用這種方式寫出來的作文感情色彩豐富,作文質量也能大幅提升。再次,采用好的評價方式。小學生剛開始上學,心理素質差且好勝心比較強,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采用正能量的評價方式。一方面,要經常使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閃光點。例如,有的學生雖然作文條理、結構性方面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他的感情表達詞匯豐富,教師可以先表揚他好的方面,再指出他的不足,或需要加強的地方。給孩子找幾篇好的范文,讓孩子認真閱讀,并和自己的文章對比,這樣就很容易找到自己文章的弱點,學生也就很容易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學生容易接受,也不會輕易傷害到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教師可以把學生寫得比較好的文章作為范文在課堂上朗讀或者傳閱,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更加熱愛文字表達。
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已經不僅僅依賴于讀書或媒體手段,網絡媒體也成為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載體,這樣更容易讓學生豐富社會知識,也不會像閱讀書本那樣枯燥乏味,這些先進的閱讀形式如果應用得好,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愛好,但如果應用得不得當,則可能使學生分散閱讀精力或影響視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應用多媒體,給孩子提供有益于健康成長的文學素材,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興趣。例如,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選擇合理的多媒體閱讀氛圍,在閱讀載體上選擇更多的、更新的、現實的閱讀素材或視聽資料,家長在家里看電視或者電影的時候可以多選擇一些適合孩子性格特點的節目,有益于孩子身心發展,易于孩子積累社會知識及豐富想象力,并且在和孩子茶余飯后觀看網絡節目的時候一起討論,引導孩子正能量思維,拓展孩子的想象力,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對閱讀或積累文學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閱讀,閱讀之后要積累材料,然后再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給學生安排相應的寫作任務,這樣能夠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
利用科學、恰當的方法培養學生讀與寫相結合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科學地將閱讀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即把在平時閱讀中獲得的社會知識豐富的詞匯與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寫作中。讀書與寫作結合的學習方法已經得到廣泛認可,教師應針對學生年齡階段特點、心理素質和認知能力,采用科學合理、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首先,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之后,歸納總結文中自己認為好的、有用的詞匯及語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把好的語句及對事物的感悟,用文字及時地記錄下來,養成閱讀文章后及時認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及時認真將書中自己認為的優美詞匯、經典語錄或者在寫作中能用到的詞句摘記下來,或者將自己對詞句的感悟及時寫出來,整理成讀書筆記。讀書筆記能很好地豐富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寫作資料積累,通過自己在讀書后做筆記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豐富學生詞匯量,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把好的詞句組織起來,提高學生動筆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發揮得更好。例如,可以不定期給學生分享好的讀書筆記,通過分享讀書筆記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做好讀書筆記,如果學生不愿意閱讀或者是心不在焉地閱讀了,閱讀后也不做筆記,那這次閱讀就毫無意義,學生對這次閱讀中好的語句也沒有印象。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并做好記錄,這樣才更好地為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通過閱讀文章后記錄好的詞句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讀書筆記的內容、形式,沒有固定的格式,學生可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收獲,養成了先閱讀后下筆的習慣之后,再逐步地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做好讀書筆記。教師可以向不同性格特點及個人喜好的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這樣會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學生寫出來的讀書筆記的深度和廣度會有很大提升。一篇好的文章,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廣度,學生應從不同風格的文章中吸取優點和各方面的知識,這樣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內容才會更加豐富。
隨著瀏覽資料范圍的擴大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要求也需要提升一個高度。首先,引導學生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善于觀察,總結生活實際中的點滴,并記錄下來。這樣就為寫作打好了基礎。教師要培養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引導學生多觀察和總結生活每一個細節,提高學生善于記憶的積極性。例如,有的學生針對家長的一個動作,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拓展思維,把家長的心理想法和想要怎樣做都描寫得出神入化,寫出了一篇好的作文,這就是平時善于積累和總結,反之有的學生就啥也寫不出來也發揮不出來,這樣的孩子就會越來越遠離寫作。平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的觀察并總結,然后自己隨時對生活中的發現做好記錄,養成善于動筆的習慣。除此之外,還可以觀察日常生活中其他的的人物或者動植物,然后試著用文字來表達并記錄下來,這樣就很容易積累基礎知識儲備。其次,引導學生學會在現實中去拓展思維。有的學生在閱讀寫作時沒有用心去讀或寫,對閱讀內容沒有認真地思考或深刻地理解拓展,在寫作的時候,就沒有拓展思維,如同記流水賬,缺乏感情色彩。這是由于小學生在日常的閱讀寫作時,沒有把閱讀中的精華認真的理解或思考,因此,學生要善于在現實生活學習中總結經驗、拓展思維、積累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好多孩子就總是喜歡問“為什么”,把家長和老師問得都不知所措,這樣的孩子就善于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知識。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把平時積累的社會知識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孩子就不能輕輕松松地完成寫作,無形中提升了寫作能力。作業是輔助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它能幫助學生復習與拓展課堂內容,通過作業可以督促學生對課堂知識更好地鞏固并加深記憶。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作業是復習課內知識和提高學生讀書與寫作能力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課后作業,可以使學生在課后有效進行記憶并結合閱讀和寫作,提高對知識的拓展,因此,作業設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也要考慮增強記憶。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只是要求大量的讀寫,做起來枯燥乏味,一提到作業孩子就頭疼,學生對作業失去興趣,作業也成為學生課后或者假期沉重的負擔,沒有實際意義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設計形式新穎、內容有趣的作業。例如,《春天》課后,可以要求學生回家試著和父母一起在春天多去野外郊游,家長要讓孩子細心觀察春天萬物的變化。比如,仔細觀察春天大地逐步融化過程,隨著天氣變暖昆蟲是如何變化的,樹枝是如何從枯枝一點一點地發出嫩綠的春芽,讓孩子在春天的變化中領會到春的含義,讓孩子在春天游玩的過程中感知到春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己對春的遐想,深深地記在心里,然后將這春天萬物的變化和自己對春的感悟詳細記錄下來,其實這就是一篇好的作文。這樣,孩子在游玩的過程中加深了記憶,學生對作業充滿了興趣,也樂于完成作業。從而激發了孩子在寫作方面積極性、主動性,以后在對事物的的觀察會更加細致,就更容易積累社會知識,對寫作就會更加有興趣。
語文學科知識內容通常與其它領域的知識是相互交錯、相互聯系的,具備了綜合性、基礎性的特點。要想提升小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水平,讓學生積累更多文學知識,可以從增大學生的閱讀量和提高寫作水平方面入手。學生只有在平時積累了更豐富文學素材,才能夠寫出精彩生動的文章。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大量地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記筆記,和別人討論等方式,增強文學知識的記憶,做到在寫作之前心中有豐富的詞匯能夠寫出來,再就是在閱讀過程中要善于動筆,把好的語句,好的詞匯主動地記錄下來,方便在以后的寫作中更好的應用上,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動筆能力,不至于在以后的寫作中出現動筆就不知道寫啥,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
真實的內心情感,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真情實感來源于現實生活,關注生活中點點滴滴對于閱讀與寫作有著極大的益處,舒真情是寫作更上一個臺階的基礎,關注現實生活和社會活動實際上就是對于生活中人、事、物、景等方面的仔細觀察,從中激發、感悟生活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把自己的情感融于文章的內容中,這樣更有益于激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更易于提高文學素養。學生讀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天生的,通過后天的指導是可以進步和提高的,在小學階段學生因身體、年齡、社會經歷等因素,知識積累相對匱乏,有價值的素材很少,而且寫作能力需要提升,尤其在作品結構、合理用詞、妥善用句方面還有欠缺,因此,在寫作方面存問題較多。模仿寫作對于剛開始學習寫作孩子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動、喜歡模仿,通過模仿寫作這種方式可以使孩子快速走上正確的寫作道路,側重在人物語言、段落、格式等方面進行模仿,進而慢慢的就能寫出有自己思想的文章來,逐步完善自己的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結合的語文學習方法,就是通過學生將現實生活感悟與閱讀別人文章結合到一起的模式,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進而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主動地去閱讀,積累的文學素材,才能在寫作中很好地去應用。這樣自己就愿意動筆,也愿意主動地去寫作,用自己的語言和感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自己的特點,而且,能夠準確地刻畫人物描寫的心理特點,把事物描述得更貼切,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總之,小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能力是將來學好語文、寫好文章等綜合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認真讀書并做好讀書筆記的習慣,對學生將來的學業進步有重要作用,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必須大量的閱讀為基礎,閱讀是人類最享受文學生活的姿態,閱讀品質的提升體現了學生智慧的積淀創造力的勃發,廣泛的閱讀與寫作會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詞匯,再通過讀書筆記來練就寫作的基本工,這樣就對讀書與寫作產生興趣,愿意去讀主動去寫,為將來好的文筆與口才打好基礎。讀書與寫作結合的學習方式是以閱讀為基礎,通過閱讀帶動寫作,而寫作也可以提高閱讀的興趣,兩者緊密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的習慣對學生文學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學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開展讀書與寫作相結合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