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詩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個方面,簡單來說,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豐富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助力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主動探討基于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打造一個創新型的數學課堂,以增強學生的整體數學能力。
數學是小學課程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數學教學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數學運算、幾何圖形分析等基礎數學知識,讓他們具備強烈的數學意識,并努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任務,讓學生的思維、實踐、操作等能力都得到發展。基于此,筆者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以供參考。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大力推行和深化素質教育,旨在讓學生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 發展。
數學核心素養不是單純的計算和背寫公式,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化的、模式化的思考方式,是把知識和方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能力。數學核心素養不僅決定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也決定著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數學核心素養較高的學生在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具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在討論問題時會強調問題的界定;二是善于通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并能找到內部的聯系;三是在處理各類問題時往往會運用一些數學思維。由此可見,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方式的培養,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可以有效地增強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要比其他的學科更具邏輯性、嚴謹性、趣味性和抽象性,所以,教師要把數學的本質挖掘出來,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優秀的天賦和后天的學習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保證,優秀的天賦是指學生對數字和運算的敏銳度,后天的學習是指學生需要刻苦鉆研,提高自身對數學的認識,從而增強自身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相關的訓練,充分利用學生對數字的感知,持續地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這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思 維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在教學中更多地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牢記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并耐心地引導學生,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生成性原則,處理好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探究和學習相應的知識,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知識并不是孤立的,其知識點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學生之前所學的數學知識可以為之后的知識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體現出課程教學的完整性與連貫性,遵循生成性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水平,適當生成新的教學內容,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整體性的特征,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綜合性原則,不能只關注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應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要仔細剖析課堂教學內容,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以達成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在教育評價中,教師不能用單一的評價標準衡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應遵循綜合性原則,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學習態度、動手能力、交流能力、學習能力等各個方面的發展,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問題情境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并利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來看,問題情境是一種很好的媒介,教師將問題情境與核心素養相聯系,使其形成一個自由、獨立的思維空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解課程步驟,從課前導入、課中講解、課后演練三個階段入手,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并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相結合。
此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課堂活動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一般而言,在某一章節知識的學習前期,學生積累的知識較少,教師可以根據課程要求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在某一章節知識的學習后期,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較為深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問題情境,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連除”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總共有200個蘋果,分給4個小組,每個小組有5名學生,每名學生可以得到幾個蘋果。該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既能加深學生對連除這個知識點的認識,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更是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并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授“可能性”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一個黑色袋子里裝入4顆紅色的珠子、3顆藍色的珠子和2顆綠色的珠子,讓學生隨機拿出一顆珠子并在記下顏色后放回去,如此重復多次,讓學生通過試驗掌握相關知識。經過多次試驗,學生會發現拿出紅色珠子的概率是最高的,從而了解到拿出紅色珠子的可能性與其在全部珠子中所占的比例有關。
生活是數學的基礎,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各種活動情境,并重視他們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的過程,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開展“舊物交易”活動,將學生分為兩組,讓一組學生將學具當作各種舊物,并在上面標注合適的價格,讓另一組學生準備好人民幣教具。在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舊物交易”活動,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教師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意義,進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游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活動的效果。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各個年齡段學生的興趣特點,融入適宜的游戲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并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可能性”的知識點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做好紙盒并放入準備好的彩珠,讓學生伸手去拿彩珠,并告訴學生“凡是能夠在紙盒中拿到三顆藍色珠子的人,都可以獲得獎勵”。在學生嘗試多次都失敗了并提出疑問時,教師可以告訴他們盒子里的彩珠都是紅色和綠色的,拿出藍色珠子是不可能事件。在講解“一定”“可能”等知識點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式,簡單調整盒子里彩珠的數量和顏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隨機現象和概率的含義。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利用所學知識輕松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實現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