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牽頭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令歐盟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嚴重受阻。據彭博社報道,根據歐盟同美國3月達成的協議,今年底前美國將向歐洲供應至少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2030年前美國將確保向歐洲供應至少5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不過,這并不足以彌補俄羅斯輸歐天然氣徹底斷供后的缺口。在此情況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天然氣進口替代的潛力開始受到重視。英國石油公司、道達爾能源公司和埃尼集團等歐洲石油巨頭,以及埃克森美孚等美國石油巨頭,都已在該地區建立業務。
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天然氣產業的潛力并未得到充分釋放。挪威商業機構睿咨得能源2月底發布的數研究報告看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天然氣產業發展,預計認為該地區天然氣產能將從2021年的每天130萬桶油當量大幅提升至2030年的每天270萬桶油當量。美國KKKK電視臺分析稱,撒哈拉以南非洲雖無法完全替代俄羅斯天然氣,但可以填補一定空缺,當地液化天然氣項目將使歐盟避免斷供造成的“硬著陸”。
意大利外長迪馬約近期訪問莫秦比克、剛果共和國和安哥拉,積極推進與各國達成新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協議。埃尼集團首席執行官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從現在到2025年,這家意大利能源巨頭將能夠為歐洲額夕卜提供14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
在其他國際能源巨頭中,英國石油公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液化天然氣布局最早,正積極開發塞內加爾和毛里塔尼亞邊境的一處天然氣田項目。睿咨得能源則看好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深水天然氣項目開發前景。
分析師認為,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和安哥拉最有可能增產天然氣,但大部分新供應要到五年后才會到位。幾內亞灣其他主要液化天然氣公司也有擴張空間,如尼日利亞、喀麥隆和赤道幾內亞的企業。
不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天然氣產業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項目本身存在開發成本高、融資困難等問題;另一方面,該地區一些國彖也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形勢。以莫桑比克為例,當地天然氣資源豐富,也吸引了一些國際企業布局,但近年來極端組織武裝勢力活動頻繁,迫使一,些項目設施關停。
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天然氣能源也被歐洲緊盯。德國之聲4月3日報道稱,在這一地區,埃及2021年的天然氣出口同比增長率最高。不過液化天然氣是埃及目前唯一的天然氣出口方式,因為該國目前沒有連接到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同時,“德國之聲”認為,埃及目前更加青睞同中國簽訂天然氣出口合同。報道稱,中國此前以良好的條件同埃及簽訂長期天然氣出口合同,目前埃及的天然氣出口能力已經所剩無幾,而埃及周邊國家面臨政治不穩定風險。▲
環球時報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