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映斌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指出: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經濟體系能否構建成功,取決于能否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而實現工業現代化又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由之路。
從德昌縣的情況來看,2021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79億元,現價工業增加值9.5億元,增加值率僅22.7%;工業實現稅收2.78億元,僅占全縣工業產值的6.65%;占全縣稅收比重僅為25.9%,比非稅收入占比低6.1個百分點,對全縣財政支撐作用不強。因此,立足特色資源優勢、加快綠色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工業現代化,通過工業稅收、利潤來完成地方發展的原始積累,集中力量解難事、做大事,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州戰略部署的必然選擇,更是時代賦予德昌的使命。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德昌工業現代化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四川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和涼山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為關鍵,著力構建清潔能源生產裝備制造基地、清潔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綠色低碳循環化工生產基地,努力走出一條綠色轉型、升級跨越的工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是構建四大基地。牢牢把握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向,著力構建清潔能源生產裝備制造基地、清潔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清潔能源轉化應用基地、綠色低碳循環化工生產基地。
二是做強六大產業。做大做強以東方電氣公司風電葉片、主機生產為龍頭,塔筒、玻纖布、機艙罩等上下游配套的裝備制造產業;以德亞金屬、宏鑫科技為代表的晶硅材料產業;以久源釩鈦、湧鑫釩業、宏發釩業、東塬釩制品為代表的釩鈦產業;以志能稀土、和地礦業為代表的稀土產業;以鑫盛源、金葉化肥為代表的化工產業;以德昌風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
三是實現百億產值。依托風電裝備生產,實現清潔能源裝備年產值30億元。依托負極材料生產,實現動力電池材料年產值23億元。依托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實現釩鈦材料年產值10億元。依托稀土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稀土采選冶煉分離年產值8億元。依托氯堿基礎化工,實現年產值6億元。依托水、風、光能源開發,實現清潔能源年產值8億元。依托工業晶硅生產,實現晶硅材料年產值15億元。
一是大力發展晶硅材料、動力電池負極材料、鈣鈦礦產業。用好省政府支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支持宏鑫科技實施2×2.5萬千伏安工業硅擴能項目,支持亞王集團實施10萬噸工業硅及晶硅光伏項目。積極引進中核匯能在德昌設立鈣鈦礦中試生產線,并以此為支撐,引進企業生產光伏玻璃。依托川商投實施以商招商,爭取引進山西沁新集團在德昌投資5.5億元建設5萬噸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生產項目。
二是大力支持東方電氣葉片廠滿負荷生產。爭取省州支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東方電氣風電設備,助推東方電氣葉片廠產能從現在的180臺套提升到400臺套,相當于再建一個葉片廠。
三是大力支持鑫盛源化工延伸產業鏈條。瞄準鹽源鹽廠27億噸鹽鹵資源,充分發揮鹽源到德昌的運距比目前鑫盛源化工原料來源地(樂山、昆明)近300公里,每噸原料光運輸成本就節省80元的優勢,依托州屬國有企業改革盤活鹽源鹽廠,使其成為德昌基礎化工產業穩定的原料供應基地。支持鑫盛源化工利用自身所產氯氣,投資8000萬元,實施三氯化鋁項目,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支持東方鍋爐利用鑫盛源化工所產氫氣,實施氫氣提純及電解制氫項目,為德昌乃至涼山發展氫能產業奠定基礎。
四是大力支持釩鈦綜合利用。支持宇誠礦業投資2億元在巴洞實施年產量30萬噸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東塬新材料投資3億元實施年產4000噸釩鐵項目建設。
五是大力支持裝機19.2萬千瓦的臘巴山風電項目建設,加快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探索在德昌特色產業園區生產企業中實施“自發自用”屋頂分布式能源開發。適時引進企業實施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熱(冷)儲能等項目建設。
六是抓住國家成立中國稀土集團整合稀土產業的機遇,督促盛和資源盡早實施稀土冶煉分離項目。
七是依托德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加快發展食品加工業。引進南亞熱作所開發的噴霧干燥生產果粉技術,實施桑葚果粉加工項目,解決桑葚采摘期短而集中、不耐貯存運輸的難題,實現桑葚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借鑒廣東省農科院與南方航空公司合作生產營銷桑葚汁的案例,積極探索與四川航空公司合作銷售元坤食品公司生產的桑葚汁“陽光味道”,幫助企業不斷拓展市場,擴大銷售規模。
八是優化開發區建設管理。加緊申報省級化工園區,適時開展開發區擴區調位,加強開發區內電力通道規劃建設,有序推進開發區內僵尸企業、閑置土地清理,推進開發區存量土地整理開發、有序布局,適時組建開發區開發建設平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