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情予 袁一 陳天航
近年來,青神農商銀行實施“黨委帶動、支部發動、黨員推動”的“三動”戰略,創新構建以“黨建+主責”為經線、“黨建+主業”為緯線的“立體化黨建”格局,蹚出了一條“黨建聚心、業務凝心、服務暖心”的新路,榮獲“四川省聯社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截至2021年末,各項存款73.5億元,較年初凈增6.9億元,增長10.4%;各項貸款43.9億元,較年初凈增5.16億元,增長13.3%;存貸規模突破100億元大關。
青神農商銀行黨委突出主責從嚴從實抓黨建,積極實施“黨委帶動、支部發動、黨員推動”的“三動”戰略,著力“三個強化”、實施“三大工程”、發力“三個聚焦”。
——著力“三個強化”。一是強化黨委核心領導。制定下發黨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中心目標和工作重點,明確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確保了黨始終總攬改革發展全局。二是強化主體責任落實。規范“三會一課”制度,嚴格“一崗雙責”,建立督查考評考核機制。黨委書記帶頭抓班子、帶隊伍,推動黨建與業務經營“兩手抓、兩手硬”。三是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通過支部書記講黨課、參觀黨性教育基地、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轉變各級黨員干部思想觀念,著力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頭腦。2021年,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討論5次、黨委會“第一議題”學習28次。
——實施“三大工程”。一是實施組織覆蓋工程。調整規范黨支部設置,堅持“把支部建在網點上”,調整優化支部架構,規范支部設置8個,厘清部室工作職責,調整優化部室職能6項,實現黨建全覆蓋無“空白點”。二是實施示范引領工程。開展“示范黨支部”創建,以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窗口為平臺,引導黨員亮身份、做表率,唱響“在農信、愛農信、干農信”主旋律,創先爭優,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常態化開展黨員、業務骨干、技術能手“雙向培養”和結對幫扶工作,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發展成黨員。不斷強化教育培訓,2021年,有針對性開展培訓43期1695人次。三是實施載體創新工程。創新開展黨建活動,豐富活動載體,通過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頌歌獻給黨”活動、拍攝“向黨說句心里話”微視頻、開展“走進革命老區、踐行為民辦實事”活動等,以黨建載體為統攬,加強黨性培育,將黨建融合到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節點,以黨建增強實力,以黨建激發活力。

舉行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政策宣講會

開展“志愿采摘助農增收”主題黨日活動
——發力“三個聚焦”。一是聚焦意識形態。定期組織開展形勢分析研判,安排專人負責輿情監測、重要敏感時點風險隱患排查,嚴肅內部QQ、微信工作群、企業網站等管理和紀律要求,管好導向、管好陣地、管好隊伍,2021年實現全年輿情“零”事件。二是聚焦作風建設。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通過講黨課、宣傳欄、文化墻、微信群等進行黨紀條規、法制教育,揚廉潔清風,守金融安全。三是聚焦監督檢查。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認真落實談心談話制度,認真開展“四項專項整治”,認真抓好“以案促改”。2021年共開展干部述責述廉38人次,任職廉政談話9人次。
青神農商銀行搶抓青神創建“鄉村振興先進縣”“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縣”歷史機遇,始終不忘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初心,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以黨建的融合優勢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突出“三個精準”。一是精準對接。黨委班子主動對接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加強與人民銀行、銀監部門的合作。二是精準施策。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著力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養大戶、新興農業、特色產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三是精準營銷。在農村,扎實開展“走千村、訪萬戶”整村授信專項工作;在城區,扎實開展“走千街、訪萬戶”網格化營銷工作。截至2021年末,共完成11個村7544戶農戶的建檔授信;共走訪小微商戶1242戶,授信273戶6035萬元。
——搭建“三大平臺”。一是搭建銀政“雙基共建”平臺。加強與地方黨政合作,以基層黨組織為紐帶,堅持“支部包鎮、黨員包村”,推行金融聯絡員制度,簽約金融聯絡員82名,構建起覆蓋村委、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重點企業的黨建網絡。二是搭建“銀村直連”三資平臺。全力投入“三農”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用。成功營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賬戶,成為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升級改造唯一合作銀行,鄉鎮財政賬戶覆蓋率、村級賬戶覆蓋率均為100%。三是搭建智慧鄉村服務平臺。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實現“金融、政務、村務、民生、電商、物流”的一站式服務,使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完成電費、話費、燃氣費、社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等各項生活繳費。目前已建成10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累計實現基礎金融交易4.92萬筆、交易金額2796.1萬元,辦理快遞收寄1968件、政務服務140余件。

組織員工參加“清廉為政 永葆初心”專題講座
——抓實“三大服務”。一是抓實“三農”金融服務。開展“黨員標兵示范崗”活動,加強與省農擔公司的合作,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和產品,推出“竹鄉貸”“椪柑貸”“惠商貸”等信貸產品,抓好涉農企業示范引領。截至2021年末,涉農貸款余額240306萬元,較年初凈增31085萬元;普惠涉農貸款余額53314萬元,比年初凈增6427萬元,增幅13.71%。二是抓實小微實體服務。強化政治意識和責任擔當,把小微實體作為黨建共建工作的聯系重點,用好用活人民銀行再貸款優惠政策,積極運用人民銀行兩項直達工具,優先保障小微實體企業信貸投放。尤其是針對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聚焦縣域特色產業,加大對縣域內機械制造產業、西南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斑布竹產業園項目等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支持力度,紓困解難,最大力度做好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截至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6804萬元,比年初增加16712萬元,增速13.92%,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15個百分點。三是抓實民生金融服務。實現“基層黨建+貧困農戶+金融服務”精準對接,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7124萬元;積極落實國家政策,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287戶469萬元;積極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發放消費性貸款“青民貸”734戶14793萬元;高度重視綠色金融服務,扎實推動金融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研究制定《金融支持革命老區工作方案》,持續做好普惠貸款投放,堅守定位指標持續全面達標,綠色金融評估進入全省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