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今年是劉紅宇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兩會的第十五個年頭。作為一名從業時間超過30年的律師,除了致力于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她的提案大多與民生話題息息相關。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期間,劉紅宇重點關注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這一弱勢群體,她呼吁“買賣同罪”,建議人民法院對審理被拐女性婚姻家庭案出具專門司法指導意見、試點在收買被拐婦女兒童案件高發地區強制采集首次登記戶口人員的DNA并設立基因特征庫,通過立法、執法、科技賦能等手段,促使全社會形成合力,全方位杜絕人口買賣行為。
2022年初,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八孩鐵鏈女”的悲慘遭遇引發全網揪心。在劉紅宇看來,法治進程需要擁抱社會變遷,當前正是有利于推動打擊拐賣人口的一個窗口期,“全民掃碼登記信息等措施,讓我們清晰地看到,老百姓配合信息管理的意愿和自覺都在逐步提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時代背景下,依托科技手段對個人信息進行網格化管理,同時完善個人信息安全法、數據管理法等法律體系,必將提升公民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因此,劉紅宇建議在收買被拐婦女兒童案件高發地區強制采集首次登記戶口人員的DNA并設立基因特征庫,推進DNA庫管理立法。“絕大多數丟失孩子的家庭都會第一時間提供DNA,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識別,我們可以先發制人,強制采集DNA備案登記。在此基礎上,如果想要繼續作假,那么參與犯罪的成本和風險都會隨之提高。”
2008年以來,隨著我國加大對于拐賣人口犯罪的打擊力度,拐賣案件數量顯著下降。今年兩會前夕,公安部部署開展了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全力偵破拐賣積案。對此,劉紅宇認為,在打擊犯罪的過程中,應該加大懲罰力度,實行“買賣同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提高法律的威懾力,有助于減少破案阻力。”
以“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為關鍵詞,劉紅宇在有關平臺檢索發現,2009年至2022年共503個一審案件中,僅有33個案件對收買被拐賣婦女的罪犯追究了強奸罪,“這503個案件中,包括已經生育子女的,竟有94.4%的罪犯沒被追究強奸罪”!
劉紅宇調研發現,被拐婦女幾乎都遭遇拘禁、故意傷害、強奸等犯罪行為,但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對此采取“低起刑+從重罪論處”的方式,將單純的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行為當成其他犯罪的犯罪預備行為進行評價,一旦出現其他犯罪則按照罪行較重的行為處理。“在實踐中,由于被拐婦女法律意識淡薄、思想觀念保守,法院審判時通常因為證據不足而難以定罪,使得大量罪犯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劉紅宇認為,加重處罰力度和普及法制教育同樣重要。
在法院判決方面,劉紅宇關注到,部分被拐賣婦女提出離婚不被批準,或者婚姻直接被宣判無效。“法律是嚴謹的,人心是復雜的。我們不排除這類婚姻的締結過程有人造假,但是有些被拐婦女在與男方共同生活、孕育后代之后,確實對這個家庭產生了真感情,并且家庭相處很和諧。任何時候,婚姻都應當以自愿為原則。”因此,劉紅宇建議法院在審判此類案件時,首先要尊重婦女的意愿,還應設立特別通道減免訴訟費、提供快捷審理支持等。同時,她呼吁國家公權力和社會救濟及時介入,為被拐婦女筑牢法律屏障,讓其感受法律外在的剛與人性內在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