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子家二樓的落地窗旁是品茶的好地方,和煦的日光和氤氳的茶香是每日午后最好的搭配。木質鈴鼓圓幾來自四閑堂。

書是二樓的主角,黃色沙發Marenco來自意大利的Arflex,藍色地毯來自伊朗的Zamani,后面的白色立式臺燈Hansen來自意大利的Metalarte,通頂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放著各種領域的書籍,像一個小型圖書館,這是一家人的“精神糧倉”。

左手邊是工作區,右手邊是閱讀區,沙發、茶幾、臺燈還有幾株綠植分散開來,相得益彰地被分布在各處。中古茶幾是劉一汀和木子從丹瑞萬象淘來的。


設計師劉一汀,她希望自己打造的空間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視覺效果,而是尋求表現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活動本身。
這間房子好像是我的命中注定。”女主人木子一見面便這樣說道。這間 房子是他們夫妻二人因孩子教育決定換房子后看的第一間房子,即使覺得“一見鐘情”太過草率,又看過幾套,冥冥之中,他們好像與這房子已經結下緣分。在偶然看到設計師劉一汀的作品之后,木子便找到了她,干脆利落地敲定了合作。
好事總是多磨。房子于2019年夏天開始裝修,中間因為疫情曾多次擱置,直至2021年夏天才最終完成,不過好在木子和劉一汀都安然地保持著良好的心態。時代的印記落在這間 房子的每個角落,折射出近幾年的剪影。不過從朝陽搬到二環內的西城,木子才知道原來北京的屋頂可以這樣美。
意大利的Cassina沙發、伊朗的Zamani地毯、日式的地板在客廳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絲毫沒有違和感。沙發的背后是一片通頂的書架,上面分門別類地放著各種領域的書籍,像一個小型圖書館,這是一家子的“精神糧倉”。與書架“分庭抗禮”的是餐桌后的碟片架,隨手抽出一張,它都是時間的痕跡。餐桌的左邊是一間小小的茶室,充滿日式氣息,只放置了一張小桌子,等著喝茶的人去填滿大片的留白。轉過墻角是屬于孩子的活動室,符合孩子身高的置物架沿著墻面排列,留出大片供孩子玩耍的空間。
從客廳穿過走廊,正對著玄關如電影《小森林》般的廚房躍然眼前,似乎氤氳著溫暖的煙火氣。瓶瓶罐罐、鍋碗瓢盆都是木子精心挑選的,整齊的收納箱和收納柜在壁櫥里排好了隊,等待著自己裝載的食材被挑選并做成美食。劉一汀特意在料理臺前的墻壁上安裝了一扇長方形的小窗戶,一彎腰便可以看見露臺上的天空。陽光房的拆除帶來了兩個接觸天空的露臺,正應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話,木子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擁有一片接觸室外的清新之地。
沿著進門處的長梯走上去,是另一個更加靠近生活的空間,一家人的臥室都在這里。樓梯口右側是工作區與讀書區的結合,書是這個空間的主角:工作臺的上方是整墻的書架,書桌的側面都放置著書——這是一片屬于書的天地。劉一汀還利用屋頂的特殊構造,為孩子辟出了一小塊讀書角。屋頂的一角有個小小的斜坡,分割出一小片“特區”,在拔高了的空間下方,放了一個懶人沙發和一盞燈,這就是孩子專屬的讀書角。一書一人一燈,是一家人最愛的剪影。
為了木子期待的親子之間親密且獨立的空間,劉一汀特意設計了一些互相黏合但又分離的格局規劃。讀書角便是其中一個。除此之外,他還將孩子的學習桌擺放在露臺的門口,與夫妻二人的工作臺有一定距離,但是兩人一抬頭,孩子又可以在視線范圍之內,形成一種互不打擾但又互相關照的關系。
一汀始終堅信材質是有溫度的,家的質感離不開材料的呈現。為了配合二層由緬甸柚木的地板定下的總基調,對應它的顏色和紋理,她花費了四個月為菠蘿格木的櫥柜打板,形成從上到下和諧的整片溫暖木色,不喜歡妥協的一汀和木子很難輕易將就。
另外,樓梯的墻 面采用了手工批刮水泥基的水泥漆,在夕陽的映照下,可以在微微凹凸的墻面上尋到屬于老師傅獨一無二的“定制”痕跡。除此之外,全屋大部分家裝也都是定制的,無論是顏色、材料,還是柜體內部結構,都經過反復小心推演,女主人甚至把家里的鍋挨個度量以確定廚房隔板高度。由細心妥帖作為整體家裝的基礎,體現了木子對自家生活的掌控感,也是設計師“好用主義”的體現。
信任和尊重是木子和劉一汀合作的基礎。在“命途多舛”的裝修過程中,雙方一直“順勢而為”,面對的各種“猝不及防”,兩人都認為或許擁抱變化才是最好的選擇。

考慮到家中孩子目前尚年幼,暫時將兒童房與父母的臥室一起安排在了樓上,所以本屬于他在一層的臥室被改為活動室,符合孩子身高的置物架沿著墻面排列,留出大片供孩子玩耍的空間。一樓客廳中的家具雜糅了不同地域的元素,來自意大利Cassina的沙發和Metalarte的臺燈以及來自伊朗Zamani的地毯,完美地融合在這個空間中。

走廊左側與地板顏色和紋理相匹配的木質中古櫥柜中,擺放了木子各種心愛的日用之器。從繁華的朝陽搬到西城的二環以里,女主人木子才知道原來北京的屋頂可以這樣美,一樓客廳的落地窗是欣賞對面屋頂的最佳觀景點。

充滿濃濃日式氣息的茶室里只放置了一張火燒黑松木小茶幾,似乎在等待著喝茶的人去填滿大片的留白。也正因如此,這間茶室可以迅速轉換自己的身份,拿掉茶幾,關上木門,鋪上被褥,就可以變為一個小小的休息間,家里的阿姨偶爾會在這里休息。

一進門便映入眼簾的中式置物架是跟隨了木子十幾年的“老朋友”,承載著她與一個個房屋的交集,放在上面頗具古風的青釉天球瓶與置物架珠聯璧合。墻上的版畫是來自藝術家張利平的《影、九》。

1.為了配合緬甸柚木地板的顏色和紋理,二層的櫥柜和門都使用了菠蘿格木,形成從上到下和諧的整片溫暖木色。

2.主人衛生間里的莫蘭迪綠馬賽克打造的浴室溫馨又淡雅,與二層整體的木色系適配度極高。

3.選用了落地床榻的兒童床,保證了孩子分房睡的安全。隨處可見的是孩子玩耍后留下的痕跡,雖不見其人,但處處可見一些童趣與天真。

4.花香易逝,書香永存,無論時間長短,它們的香氣都將被記錄下來。

主臥之中,正對著窗戶的床最容易充分吸收陽光,讓主人在夜晚入睡時還能感受到被子上屬于午后的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