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楠 趙錦秀 侯海濤 付 松 王振宇 黃相鵬 張 翔 邵詩澤
(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山東 文登 264400)
急性腰扭傷是約占骨科門診就診量的4.0%~24.1%[1],占臨床腰痛的12%[2]。其多因急性外傷導致腰背部肌肉、韌帶、筋膜、關節囊不同程度的損傷,嚴重者可伴有關節囊嵌頓或椎間小關節的錯位,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為局部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腫脹,腰背部活動障礙以及明顯的壓痛點。依據生物力學的觀點,腰部具有活動度大及負荷重力的生理特性,其局部肌肉、筋膜、韌帶等相對發達,損傷后的恢復較慢,一旦延誤診治,后遺癥發生率較高[3],因此急性腰扭傷的早期診治至關重要。目前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為抗炎止痛、靜臥休息等非手術治療。中醫學認為急性腰扭傷多為氣滯血瘀。消腫止痛膠囊是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院內制劑,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等功效。筆者在臨床中使用消腫止痛膠囊聯合腰椎斜扳法治療急性腰扭傷患者,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擬定:有明確的外傷史;好發于青壯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及局部活動受限,無下肢神經刺激癥狀;損傷部位存在明顯的壓痛點;腰椎X線片或MRI排除骨折。中醫證型辨證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擬定,辨證為氣滯血瘀證。2)納入標準:符合上述疾病診斷標準;年齡在16~60歲;首診時間在受傷72 h內;自愿按時復診,隨訪資料完整;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3)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者;存在骨挫傷或骨折;既往有腰背痛病史或伴隨下肢神經刺激癥狀者;合并有嚴重內科疾病或嚴重骨質疏松者;口服中藥過敏或存在不良反應者;隨訪資料不完整者。
1.2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脊柱脊髓科門診診治的急性腰扭傷的患者81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治療組41例,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齡16~58歲,平均(37.15±8.94)歲;病程 1~3 d,平均(1.49±0.34)d。對照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17~60歲,平均(38.07±9.01)歲;病程1~3 d,平均(1.51±0.38)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1)治療組:使用腰椎斜扳法配合消腫止痛膠囊口服。(1)消腫止痛膠囊(組方:丹參、當歸、赤芍、醋延胡索、土鱉蟲、酒大黃、三七、木香、陳皮、冰片。本院自制中成藥,規格為0.3 g/粒,魯藥制字Z10080013),每次1.8 g口服,每日3次,3周為1療程。(2)腰椎斜扳法: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雙下肢在上者屈曲髖膝關節,在下者伸直,術者站立于患者背側,一手位于患者肩后或肩前部,另一手位于患者髂前上棘或臀部,將患者腰部旋轉至最大程度后,兩手同時發力,做相反方向扳動,此時聽到清脆的彈響。腰椎斜扳法,每周1次,共2次,6~8 min/次。2)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以減輕急性腰部軟組織損傷及鎮痛[5],療程3周。美洛昔康分散片(海南全星制藥有限公司,規格為7.5 mg/粒,國藥準字H20020245),每次7.5 mg口服,每日1次,必要時可增加至每次15 mg,每日1次;鹽酸乙哌立松片(湖南亞大制藥有限公司,規格為50 mg/片,國藥準字H20020170)每次50 mg口服,每日3次。兩組同時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勞作。
1.4 觀察指標 1)腰痛緩解情況。應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價治療前及治療1周、3周后腰痛程度。該評分0表示無痛,10表示最痛,分數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輕。2)腰部活動恢復情況。應用腰椎活動度(ROM)來評價腰部活動恢復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周、3周后測量患者腰部前屈、后伸、左側屈、右側屈4個角度的最大度數。3)日常生活動作恢復情況。應用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制定的SF-12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周、3周后日常生活情況。該量表包括主觀感受、工作、日常活動、運動、情緒等12方面,滿分65分,評分越低表明日常生活質量越差。
1.5 療效標準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擬定。臨床治愈:疼痛消失,腰部活動恢復正常。顯效:疼痛明顯減輕,腰部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僅在過度勞累時偶有疼痛。有效:疼痛程度較治療前有改善,但腰部活動仍存在一定程度受限。無效:疼痛及腰部活動程度無明顯改善。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的形式表示,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兩組3周療程結束時療效比較,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1周、3周后兩組患者VAS評分較治療前均減少(P<0.05),且治療組減少更明顯(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段比較,△P<0.05。下同。
治療后3周1.76±0.54*△2.71±0.86*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41 40治療前6.02±0.99 6.11±1.02治療后1周3.14±0.68*△4.76±0.71*
2.3 兩組治療前后ROM比較 見表3。治療1周、3周后兩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左側屈、右側屈角度較治療前均增加(P<0.05),且治療組增加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ROM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ROM比較(°,±s)
組別治療組(n=41)對照組(n=4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1周治療后3周治療前治療后1周治療后3周前屈40.89±11.21 72.18±14.95*△88.14±16.45*△41.01±11.43 64.76±13.56*73.29±14.33*后伸6.38±2.57 19.32±5.29*△27.67±6.83*△6.21±2.46 13.54±4.15*20.11±5.79*左側屈5.65±1.44 19.55±4.91*△26.91±5.12*△5.81±1.39 13.67±4.27*20.20±5.05*右側屈5.76±1.49 19.78±4.98*△26.33±5.31*△5.92±1.51 13.99±4.34*19.97±4.89*
2.4 兩組治療前后SF-12評分比較 見表4。治療1周、3周后兩組患者SF-12評分較治療前均提高(P<0.05),且治療組分數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F-12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F-12評分比較(分,±s)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41 40治療前22.67±2.13 23.26±2.76治療后1周40.83±4.18*△31.12±3.96*治療后3周59.34±6.01*△43.17±4.20*
急性腰扭傷主要表現為腰背部的疼痛、腫脹以及活動受限,理療、限制局部活動、非甾體消炎藥等保守療法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案[6],本病從機理上歸屬于非特異性的急性腰痛,在有效治療開始前,正規的查體、影像學檢查排除骨折、椎間盤突出等疾病至關重要[7]。其病理生理過程主要是局部軟組織損傷后,初期出血、水腫、炎性因子的釋放,后期血腫自我吸收、機化以及修復的過程[8]。急性腰扭傷屬于中醫學“筋傷”“閃腰岔氣”“瘀血腰痛”等范疇。《金匱要略》有云“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由之。若一有損傷,則血脈凝澀,經絡壅滯”。故本病多由扭閃跌挫所致,傷后腰部氣滯血瘀,筋經受損、氣血運行不通,不通則痛,血凝瘀滯不散,不散則腫,故治宜活血化瘀、消腫散結、行氣止痛。
消腫止痛膠囊為本院自制中成藥,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效。方中重用丹參、當歸、赤芍3藥,劑量相當,共為君藥。丹參為治療血瘀證要藥,主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效;赤芍入肝經血分,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當歸活血止痛、補血活血,3藥并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類中藥具有加快損傷部位細胞微循環,改善局部缺氧狀態,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活性,阻止鈣離子內流及抑制細胞毒性反應等作用[9-10]。方中以延胡索(醋)、土鱉蟲、酒大黃、三七,為臣藥,其中延胡索為常用理氣止痛藥[11],具有辛散溫通、行氣止痛的功效;土鱉蟲味咸性寒,善破久瘀而療頑痛;酒大黃可凝瘀敗血,導瘀下行,有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12];三七具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為瘀血諸證佳品[13]。以上活血化瘀藥相須相使,但要發揮最大功效還需依靠理氣藥使藥力直達病灶,方中木香、陳皮皆善通暢氣機、行氣止痛,冰片清熱散毒,三者為佐藥,加強君藥、臣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同時冰片起到防止血瘀化熱,調和方中藥物燥性的作用。方中諸藥以歸肝經為主,從肝論治,體現了對肝的生理功能的認識,以肝主疏泄為基,肝在體合筋為綱,兼顧活血、消瘀、行氣、止痛諸效,針對性地對急性腰扭傷這一“筋傷”病進行治療。
腰椎斜扳法是中醫治療腰部扭挫傷常用手法之一,其利用生物力學原理突然使腰收縮旋轉,復位錯位的小關節,恢復局部解剖對位關系,手法操作控制性可靠,可有效緩解腰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性離子吸收,恢復腰背部肌肉平衡[14-15]。在操作時應注意囑患者適當放松,術者在正式復位前,可兩上肢對向輕緩搖動患者軀干部,借以放松其腰背部肌肉,進而提高手法成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1周、3周時,VAS評分、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左側屈角度、右側屈角度、SF-12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且治療組改善更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另外療程結束時,治療組有效率達90.2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2.50%。
綜上所述,消腫止痛膠囊聯合腰椎斜扳法治療急性腰扭傷,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日常生活及工作,緩解疼痛,安全有效,符合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調整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