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目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優化改革工作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筆者通過對鄉鎮級幼兒園的鄉土課程開發進行探究,發現其中存在教師意識欠缺、內容單一等問題。本文以幼兒園美術課程教學為例,提出開展幼兒園美術課程的相應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鄉鎮級幼兒園;鄉土教學資源開發;美術課程
前言:鄉土藝術和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歷史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鄉土課程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將鄉土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能夠加強幼兒對家鄉的喜愛,增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從而培養幼兒形成愛國意識和思想。將鄉土課程與美術課程相結合,更是可以有效提升對幼兒藝術美的熏陶,對幼兒未來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與意義。
一、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現存問題
(一)缺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意識
通過筆者對相關文獻數據的了解以及鄉鎮級幼兒園實際教育教學情況,大部分幼兒園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忽視當地鄉土課程的開發與利用。幼兒教師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通常將現有的教學材料作為依據,開展的教學內容也多為教材中枯燥、單一的主題和內容。部分教師會依據自身喜好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忽視幼兒實際學習需求,也沒能重視教育大綱中提出的教學要求。僅有部分幼兒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帶領幼兒傳唱當地的童謠、歌謠,或是介紹當地具有特色的美術藝術作品。大部分鄉鎮級幼兒園教師,忽視幼兒實際學習需求,沒能在教學工作中抓住幼兒興趣點,充分結合當地特色文化、物質資源,并主動為幼兒構建科學、合適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機制,教師自身沒能意識到在美術教學工作中開展幼兒自主選擇模式,或增加適合當地幼兒學習的本土文化特色。教師自身缺乏整合教學資源的意識,自然無法保障幼兒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內容單一
鄉土課程的資源包含多個方面與種類,通過筆者對部分鄉鎮級幼兒園的了解和調查發現,大部分鄉鎮級幼兒園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期間,對鄉土課程資源的使用較為單一。雖然教師積極將鄉土課程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教學內容多為自然資源,如當地的水、土、農作物等,文化資源通常使用單一的手工剪紙、泥塑等實踐活動,忽視對幼兒自身繪畫、賞析等能力的培養。幼兒園的美術教學目標不僅需要培養幼兒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鑒賞美的能力,加強幼兒藝術熏陶教育,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幼兒的藝術天賦[1]。
(三)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渠道受限
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了解,筆者發現大部分開展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幼兒園,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常采用教師統一示范的教學方法,課程教學期間,往往是教師作為主體,教師成為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載體和渠道,沒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環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忽視家長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在美術課程中的應用措施
(一)保障幼兒自身的自主權利
很多時候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會認為幼兒年齡過小,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能力較差,因此,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常常依據教師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忽視幼兒實際學習需求和心理特點。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導綱要中表示,幼兒教育環節需要依據幼兒自身已經具備的經驗、性格和學習能力,制定出較為靈活的教育方案,制定更為全面的教學內容,讓幼兒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自身已有觀念。這就要求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要了解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將幼兒的自主權利交還給幼兒。
(二)加強幼兒教師自身藝術素養
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來說,想要保障美術課程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需要教師優先意識到加強自身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在時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幼兒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自然也有所提升,為滿足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保障幼兒教育工作長遠、高效發展。教師需要及時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加強對藝術的學習動力。其次,有意識地提升自身對藝術學習的興趣,將其作為自己的愛好進行學習,加強自身感受和體驗美的能力。只有教師對藝術有足夠的理解,才能將鄉土課程資源與美術教學有機結合,培養幼兒藝術素養與能力的同時,加強其對家鄉的熱愛。
站在幼兒園的角度上來說,首先,應建立完善的幼兒教師培訓教育機制,重視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培養,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只有教師首先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才能有效提升幼兒對藝術的喜愛和重視。其次,鼓勵幼兒教師積極外出學習。鄉鎮級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國家下發的文件或制度,鼓勵更多的幼兒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外出學習和進修,充分利用骨干教師培訓的契機,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養。
站在社會各界和政府的角度上說,需要重視對幼兒教師培養的支持力度,從人力、物力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政策措施和培訓基金的落實,能夠有效保障幼兒教師的發展,從而確保新時期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三)制定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將鄉土課程資源與幼兒美術課程教學相結合,是時代、社會發展對幼兒教師提出的重要課題,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深入、積極的探索,探尋兩者能夠結合的著手點。想要保障這一教學改革工作的落實,需要幼兒園方面針對這一情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機制,尤其在課程的落實、評價等方面。健全的制度、明確的責任劃分能夠保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進而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和效果[2]。
結語:綜上所述,幼兒園美術教學對鄉土課程的開發與利用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制約幼兒園教育改革工作進展的同時,限制幼兒藝術天賦的發揮。因此,針對鄉鎮級幼兒園美術課程教學工作,應積極融入鄉土課程資源,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同時,加強幼兒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張吉英.鄉土課程資源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的應用[J].幸福家庭,2021(11):27-28.
[2]羅雪.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綜述[J].教育觀察,2020,9(40):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