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摘要:現階段,我國文旅融合的趨勢已經愈發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化館原本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所以,探尋一條全新的創新發展方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建設數字化成為文化館發展的有效模式。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背景,對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的具體路徑和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文旅融合背景;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路徑;意義
引言:近些年來,國家旅游管理部門和文化部門都對自身的體制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旅游產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現了高效的融合,并且已經進入了協調發展的新時期。對于文化館的發展而言,文旅融合不僅僅為其創造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1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的具體路徑
1.1館藏數字化及應用平臺建設
文化館開啟數字化建設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游客提供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服務的前提和基礎就是高效的數字化建設。湘鄉文化館中開設有美術、舞蹈、音樂、戲劇、曲藝、攝影、文學七個專業門類,擁有較多的藏品,所以,文化館在建設數字化時,就可以利用拍照或掃描這樣的數字化技術方法將這些藏品進行有效的采集,并借助一些高水平的先進后期處理技術完成藏品的建模和刻錄,將其轉化為數字化的形式。當前,依托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3D技術和三維掃描技術的水平正在不斷的提高,能夠將湘鄉文化館中每一件藝術品的細節進行充分的還原,保證數字化形式的藏品依舊可以保留其自身獨特的風采。在將藏品轉化為數字化之后,就可以建立起一個館藏藝術品多媒體數據庫,將數字化藏品存儲到數據庫中,實現對其的有效應用和管理[1]。
除此之外,文化館還可以進行一個藝術品數字化服務平臺的建設,該平臺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對文化館內部而言,該平臺主要是用于完成文化館數字化觀展服務平臺的構建,從而達成觀展服務虛擬結合和智能化的目的,提升在文化館內參觀的游客的體驗。第二,對于文化館外部而言,該平臺的功能主要是完成微信小程序以及移動智能終端軟件的開發,使用戶能夠借助自身擁有的智能移動終端享受到文化館的資源和服務,有著極大的便利性。
1.2數字化的宣傳推廣
從職責上來看,湘鄉文化館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第一,負責組織和輔導文學藝術創作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第二,培訓和培養文化藝術人才;第三,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間文化遺產;第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除此之外,湘鄉文化藝術館還成立了湘鄉市少兒藝術團、湘鄉市女子合唱團、湘鄉市紅領合唱團、湘鄉樂團、女子鋼管樂團、民間舞蹈藝術團以及京劇票友會。由此可見,湘鄉文化館在日常的運行中會舉辦多種多樣的活動,但是在對活動進行宣傳時往往只是借助海報和展板的形式,這種宣傳模式僅僅能輻射到原有的服務對象以及到館的群眾,不會波及到比較廣泛的范圍。對于文化館而言,外地的游客是其可以提供服務的重要群體,但由于宣傳方式的制約,這些游客往往難以獲悉文化館服務信息。
外地游客往往不會在本地停留過長的時間,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吸引到更多的外地游客,文化館就應當轉變宣傳服務信息和活動內容的形式,采用數字化手段對宣傳推廣的模式進行創新發展,利用官方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使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到文化館的服務。
1.3大數據分析和個性化服務
借助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文化館可以對游客參觀藝術品的情況和瀏覽的路線進行有效的收集,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收集的結果進行科學地分析,探尋出游客的偏好和行為模式,以此為基礎來提升文化館的服務質量,并為文化館后續開展展覽活動提供可以依賴的依據,使文化館創造出更多的社會效益。另外,文化館還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數字化平臺來對文化館的服務對象的有關數據進行記錄,并對結果作出分析,將不同對象的文化需求和興趣愛好進行深度的挖掘,并基于獲取的結果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2]。
2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的重要意義
2.1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在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中,可以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游客搭建起一個虛擬的展覽大廳,游客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能夠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享受到文化館提供的藝術品展覽服務,無需進入到文化館實地進行參觀,這也意味著倘若文化館實現了完善的數字化建設,就能夠有效地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游客在參觀文化館的過程中也不會受到閉館時間和活動時間的制約,可以再適合自己的時間段內完成瀏覽。另外,上文中提到的數字化宣傳方式也是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建設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充分體現,游客可以利用在網絡平臺上獲悉文化館的活動信息和展覽信息,并以此為依據設計旅游行程,從而實現更加靈活且自由地觀看展覽活動。
2.2推動了文化創新
在當前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文化形式也必然會出現一定的變革,基于此,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可以實現向服務對象精準提供服務內容的目的,人們會更加樂于接受文化館的數字化服務。文化館創新發展數字化能夠對文化館的文化形式進行創新,使原本傳統的文化內容煥發出新的活力,變得更加年輕化。應當注意的是,在文化館實現自身文化創新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有價值的文化內容的沉淀,促進城市文化的發展。
2.3主導城市文化的發展
近些年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服務對象,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更加符合城市的生活文化,將民眾的文化需求充分地滿足,向社會傳播更多的正能量,從而在城市文化的發展中帶來更多的正面影響,發揮更重大的價值。同時,文化館實現自身的數字化發展也能夠在民眾的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文化藝術內容,吸引越來越多的民眾投身到城市文化的建設進程中,從而推動城市文化的良性發展,使人民群眾轉化為文化再生產的核心載體。
總結:綜上所述,伴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增加,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物質層面的發展,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而旅游事業和公共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就是人們追求精神需求的顯著表現,文旅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為人們提供文化服務的關鍵場所,文化館在當前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應當不斷優化自身的發展形勢,踐行數字化發展的道路,貢獻出更多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羅云川.從數字化走向網絡化與智能化,寓普及性于交互性與獨特性——“十四五”文化館數字化建設與服務的若干思考[J].中國文化館,2021(01):12-19.
[2]謝少芳.構建文化館數字化服務新模式的探究[J].新疆藝術(漢文),2021(05):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