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雪晨
摘要:為了加強人們對測井儲層的認識,本文對測井儲層分類評價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文章首先闡述了測井儲層分類評價的常見方法,對每個評價方法進行了具體的描述,之后對各個評價方法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希望本文對有關工作者給予一定的啟發與研究,加重人們對測井儲層的認識。
關鍵詞:測井儲層;分類評價方法;發展研究
1. 半定量分類方法
半定量分類方法一般是基于交會圖版法所進行的,主要適用于巖石的物理實驗以及對試油數據的收集。具體的操作步驟主要分為三種:第一步首先確定好油井的類型,同時根據油井的具體特征,確定出儲層分類的依據。第二步主要針對的是評價指數,利用確定好的圖版變量,將其中的兩條測井曲線以及測井參數進行相互計算,從而得出圖版變量的評價指數。這種操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準確的計算出油井中的準確數據,為下一步操作步驟提供良好的基礎。最后將計算出的圖版評價指數,應用到未進行試油的儲層當中,對后續儲層評價提供精準的數據,并且對后續的產量提供精準預測[1]。
從整體的內容來看,半定量的分類目的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巖石方面的分類,主要對土層之間的巖石結構進行分類,并不涉及到對油井的儲量進行勘察。另一種就是對油井的儲量進行勘察,準確的預測出油井中石油儲存量。另外還有一種儲層分類方法為利用巖心分析的孔滲結果進行分析[3]。
綜上所述。對于半定量儲層分類方法的介紹,可以明顯看出半定量儲層分類方法具有操作見到,應用范圍廣的優點,同時對操作者有著更加直白的觀點,能夠讓操作者有著更加具體的了解。但是相對的,半定量儲層分類方法有著一定的缺點,首先這種分類方法由于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需要人為操作進行控制,因此在主觀因素上,受到的影響較大,同時受到儲層地形限制的影響,在適用性上表現相對較差。
2. 流動單元概念分類方法
流動單元概念分類方法,通過具體的表現特征為兩種方法,分別為非成因法以及成因法。非成因法用形象的說法可以將儲層中最大的結構當作一個整體,在不考慮巖石結構以及巖石性質的前提下,對油井中的動態流行進行精準預測,找出位置所在。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會降低對巖石物理結構的預測。成因法也叫流動單元法,主要針對儲層中垂直向上的儲集帶進行測量分類。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該單元內的巖石特征結構近乎相同,同時巖石內液體流動的參數也近乎相同。因此從整體的角度看,流動單元可以看做成一個儲集巖體,對巖石內的流動現象進行精準預測。
根據測井數據以及結合巖芯的分類方法,可以將流動單元指數的儲層分類方法分為兩種,分別為交會圖版法以及流動分層指標概率圖法。首先對儲層分類方法的內容介紹為,在巖石儲層品質因子與標準化孔隙度指數的雙對數交會圖上,將具有流動分層指標的樣本放置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時將不同流動分層指標的樣本放置在另外的水平線上。其次在流動分層指標概率圖法內容上,從具體的分類來看,同類巖石儲層的流動單元指數,整體呈現出正態分布的特點,并且在概率坐標的下方,整體呈現出一條直線的表現,隨著不同單元指數的斜率不同,直線的端點以及兩條直線的交叉點為流動單元的分界點。
綜上所述,對于流動單元的思想分類,可以明顯看出,流動單元思想具有對指標量具體劃分,將指標標準進行統一劃分,同時對地質的認識有著明確的認識,但是相對的,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分類結果主要依賴于巖心數據的收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
3. 多元統計分析法
為了加強對儲存變量之間聯系的認識,客觀地反映出整個問題,同時將變量中的線性關系以及常規的線性處理滿足儲層分類進度的需求。為此需要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法,現如今多元統計分析法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聚類分析法、主成分因子分析法以及判別分析方法。
3.1聚類分析方法
聚類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原理為,通過變量之間的相同性進行分析研究,同時將儲層數據根據不同的情況,劃分出不同的種類,最后的效果就是將不同種類的變量相似度減少,將相同種類之間的相似度變大。聚類分析方法的特點為,可以使操作者直觀地得出所需要的類別,具有相對便捷的特點,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種分析方法無法生成準確的公式,同時在后續的儲層分類評價中,無法進行應用。
3.2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
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的主要原理為,利用“降維”思想,將變量的測井數據集中在大部分的測井信息中,同時以此為前提,將測井數據變成較小的測井變量集。該分析方法主要的特點為,首先可以將其中儲層影響因素通過提取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同時提高計算的速度,最后得到準確的數據。但是該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具體測量的過程中,容易失去一些信息量,同時與其他分類方法進行結合后,無法提高分類精度。
3.3判別分析方法
判別分析方法在進行判別分析前,首先需要知道儲層類別的位置所在,同時在此基礎上,建立相關的判別式,通過判別式的特征確定出未知的變量,從而將變量具體的劃分到哪一種類別上。判別分析方法的主要特點為可以準確地得到判別分析式,為后續的分類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礎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判別分析前,需要預先了解巖石的物理數據,標注出巖石儲層類別的結構,通過聚類分析進行合理地使用。
4. 成像測井資料分析法
以往的測井資料分析法具有分別率低,圖像不夠明顯以及預測效果偏大等特點,因此人們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對原有的測井資料分析法進行改良,形成現有的成像測井資料分析法,成像測井資料分析法具有更多明顯的特點,比如收集的地質信息更加具體,同時對復雜的巖石儲層可以進行更好探測。另外對成像圖進行下一步的處理,需要對多種儲層方法進行合理應用,加深其中的了解。從整體的效果來看,成像資料分析法所涵蓋的范圍較廣,同時覆蓋信息較多,便于收集多種的地質信息,但是相對的測井費用昂貴,加重了施工的成本。
結語:綜上所述,現階段常用的測井儲層分類評價方法有四種,分別為半定量分類方法、流動單元概念分類方法、多元統計分析法以及成像測井資料分析法。對這些方法進行研究和應用,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的測井分析工具,從而助力相關生產活動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蓓,彭先,李騫.川西北棲霞組超深層氣藏儲滲類型及開發響應模式[J/OL].天然氣地球科學:1-12[2021-12-28].
[2]魏玉梅,劉文鈺,劉俊東.數理統計技術在儲層流體性質識別中的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21,18(06):822-827.
[3]黃顯華,唐劍茹,劉強.多指標融合的低孔低滲儲層測井評價系統[J].能源與環保,2021,43(11):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