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彩 司天桃 于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羊肉及其他羊制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多。近幾年,隨著羊類的飼養規模不斷擴大,其中飼養管理與疫病綜合防控的問題也不斷變多。本文對羊場的飼養管理問題及疫病綜合防控問題進行分析,淺談一些管理方法和疫病防控措施。
關鍵詞:飼養管理;疫病綜合防控;羊場
引言:現如今,規模羊場的數量越來越多。為提高養殖戶的工作效率和羊場的經濟效益,在飼養過程中需要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由于養殖場中羊的數量龐大,養殖戶整體素質不高,給疫病防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因此需要提高養殖戶預防和控制羊疫病的意識和水平。
1飼養管理
1.1選擇合適場地
建立羊場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場地,合適的場地有利于羊群生長。通常情況下,要選擇在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水源無污染、草料豐富、通風良好、地勢較高地形平坦的區域建廠,同時羊場也應該遠離居民區和化工區,保證環境安靜。
大多數農民喜歡舍飼養殖方法,這種養殖方法需要設計一種有漏縫地板樓式樣的羊圈。然而,有一些農戶選擇低成本的低床圈養模式,甚至在直接地面上進行圈養。這種不科學的羊圈設計導致環境又暗又潮導致羊群生疫病,大大增加了疾病預防和控制的難度。在羊圈開始施工前,要規劃好羊群的密度,每只成年綿羊面積約為一平方米,羔羊面積約為0.8平方米,按照這個占地面積進行科學的規劃。同時禁止高密度養殖羊群,以避免疾病流行。羊場周圍需要設置隔離帶、沼氣池和干糞池,以便于及時處理糞便,保證羊場的衛生環境。
1.2引種把關
做好引種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引種之前,養殖戶必須了解當地的飼料來源、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和其他因素,并根據當地現狀來決定選擇什么品種。例如,在新疆地區適合飼養吐魯番黑羊、中國美利奴羊、哈薩克羊等品種。同時,養殖戶應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引進數量,確保羊只健康生長。引種的時間也有講究,由于羊非常怕熱,所以夏天不適合引進,且6月至9月雨量充沛并不適合長途運輸和引種,因此春季和秋季最適合引種。最后,挑選羊只是確保引種成功的關鍵步驟,養殖戶可以選擇去羊場或是個人家里購買。在羊場買種時應確保其是否具備相關手續,如果去個人里家購買,購買者必須聯系相關部門協助買賣,一起檢查羊種的質量。
1.3衛生飼養
羊場要進行每日消毒,一定要注意不能遺漏衛生死角。羊場門口需要設立消毒點,消毒藥水需要時常更換。在進入羊場之前,來往的人員車輛必須經過消毒后方可進入,外來人員則要穿上防疫衣,然后通過消毒通道進入。由于大多數養殖戶采用舍飼養殖模式,所以飼料成為決定羊群質量的關鍵,要著重注意飼料的品質,一旦羊吃下腐爛變質的飼料。
2疾病綜合防控
2.1強化疫苗接種
2.1.1羊痘
這種疾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痘病毒是一種對乙醚敏感的脫氧核糖核病毒,這種病毒主要侵入羊類,人們也會因接觸到受污染的物質而感染,感染痊愈后將獲得永久性免疫力。目前,還沒有關于羊痘在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染的報告。治療羊痘首先用清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并涂抹5%甘油碘或紫色藥水。與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聯合使用以防止繼發感染[1]。
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可以預防山羊痘,在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份接種,免疫期1年。接種時不論羊只大小,每只羊尾根內側無毛處皮下注射疫苗天行健的羊痘一針靈0.5毫升。
2.1.2布氏桿菌病
在我國,布魯氏菌病主要在羊群中傳播,牧民或獸醫也可能會被感染。養殖戶的一些生產行為如剪羊毛、羊肉加工、擠羊奶等就可能導致病毒通過人的皮膚和粘膜進行感染,食用患病動物的肉、羊奶和奶制品則會通過消化道傳播。
懷孕的母羊感染布氏桿菌的癥狀表現為流產,流產發生在妊娠后三月到四月之間。母羊在流產前會厭食、口渴、惡心,還可能會患上乳腺炎和關節炎等。公羊如果感染布魯氏菌則會患上睪丸炎。
使用布魯氏菌病活疫苗(S2株)進行免疫治療。35-45日的羔羊可選擇口服免疫接種。口服一劑,免疫期為36個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布魯氏菌病活疫苗要當天使用;第二,口服疫苗要用涼水拌服用;第三,接種前后3天,停止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劑飼料和發酵飼料;第四,疫苗針等器具要進行無害化修理[2]。
2.2加強疾病監測
在家養畜牧業方面,農場人員應注意監測流行病,特別是布魯氏菌病、羊痘、羔羊肺炎和其他嚴重傳染病。如果發現陽性病例,必須及時隔離,嚴格按照防疫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理,對受到疾病威脅的羊進行緊急接種,畜舍必須徹底消毒,避免傳染病的傳播。
2.3定期驅蟲
在規模化養羊過程中,寄生蟲病是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傳染病。寄生蟲病的出現不但會抑制綿羊的生長發育,而且還會降低畜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因此,養殖戶要定期進行驅蟲工作。農民應明確驅蟲工作的重要性,并將工作落實到位。若驅蟲時想達到最佳效果,建議選擇廣譜性驅蟲藥物。通常情況下來說,春季或秋季的驅蟲效果最佳。科學使用驅蟲劑是必要的。對于體外驅蟲劑,可選擇二嗪農和阿米特拉。第一次使用驅蟲劑后,每隔一周可再次使用,體內驅蟲劑可選用阿維菌素和阿苯達唑。需要關注的是,使用驅蟲劑后羊排出的糞便必須經過發酵,以便殺死糞便中的寄生蟲和蟲卵。
2.4場區及羊舍衛生消毒
羊舍定期消毒是預防和控制流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在安全期間進行消毒或在發生疫情時進行緊急消毒。第一步,相關人員要做好羊舍的清潔工作,徹底清理羊舍內的糞便和尿液;第二步用清水沖洗圍欄;第三步用3%NaOH溶液噴灑和刷洗墻壁和工具,半天后再用清水沖洗。羊舍、飲水器具、喂食器具必須每一天到兩天消毒一次,每周必須對養羊場進行徹底消毒。羊舍所有區域都必須徹底消毒,必須注意細節部分,必須定期對周圍的環境和道路進行消毒,清除品種和廢物,填充低密度土壤,清除雜草,以消除養羊場中更多的病原體。使用消毒劑時,必須認真掌握消毒劑的比例,最大限度發揮消毒劑等消殺作用。消毒劑首選廣譜消毒劑,若需要消毒特定的病原體,則應選擇強效消毒劑。
結語:綜上所述,養殖戶要統計在規模化羊場下疫病的發生率,明確飼養管理問題所在,建立健全有效的監測體系,加強防疫工作,做好檢疫、飼養、消毒等工作,提高養殖人員的綜合素質,降低疫病發生率,確保羊群健康生長,提高繁殖效率,促進羊養殖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試論規模化羊場疫病綜合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1,42(09):82+84.
[2]韓海泉.舍飼養羊疫病流行原因與防控對策[J].中國動物保健,2021,23(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