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恒 吳劍南
摘要:番茄是人們常吃的蔬菜,特別是大棚番茄,是種植戶經(jīng)濟效益的主要來源,過去的種植技術(shù),嚴重影響的番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直接危害使用者的健康。目前,為了番茄綠色高產(chǎn),栽培中施肥和疏花兩個關鍵新技術(shù)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番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關鍵詞:番茄;高產(chǎn);栽培
一、番茄高產(chǎn)施肥技術(shù)
(一)番茄需肥特性
番茄喜肥又耐肥,每畝生產(chǎn)3300千克番茄需從土壤中吸收氮14.3千克,磷4.3千克,鉀12.3千克。
番茄在幼苗期對氮的需求量較大。
在第一穗果開始結(jié)果時,番茄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分別為50%、18%和32%。
結(jié)果盛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為35%、15%和50%。
在施氮肥時,要注意番茄生育期施氮肥過多,易使植株徒長和落花,影響根系對鈣的吸收,引起臍腐病等病害,還易發(fā)生很多生理障礙。
(二)番茄施肥要點
1. ?基肥 ?秋冬茬番茄在9月上中旬定植,越冬番茄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定植。定植時結(jié)合翻耕整地,施足有機肥,同時撒施蔬菜專用肥70~100千克/畝。
2. ?追肥 ?第一穗果坐住后開始追肥,以后每穗坐果后結(jié)合澆水追肥一次,施用蔬菜專用肥20~35千克/畝。
3. ?葉面施肥 ?坐果期應噴施氯化鈣、過磷酸鈣、氨基酸鈣、補鈣靈等以滿足番茄對鈣的需要。葉面施肥的適宜間隔時間為5~7天。連陰天葉面噴施肥料次數(shù)要少,并在施肥后進行短時間通風。
葉面肥使 用 不 當 發(fā) 生 肥 害 傷 葉 時,要 用 清 水 沖 洗 葉 面,沖 洗 掉 多 余 肥料,并澆水增加葉片的含水量。
(三)番茄追肥四原則
1. ?一控
番茄定植至坐果前的這一段時期,應看苗追肥,控制追肥量。若追肥過多且過于集中,易造成植株徒長,甚至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除非植株嚴重缺肥,一般都應控制追肥量,略施稀釋有機肥液 (如沼液) 即可。
2. 二促
番茄幼果期和采收期應重追肥,以促進其生長發(fā)育。在第一穗果長至核桃大小時要迅速追施速效肥料 1~2次。一般施用濃度為5%含硫復合肥浸出液,以保證植株不脫肥。幼果進入膨大期后,為滿足植株生長需要,避免后期脫肥,應采取勤追猛保的方法,一般在晴天每隔10天施一次濃度為5%含硫復合肥浸出液。
3. 三噴
番茄不僅根 部 能 從 土 壤 中 吸 收 營 養(yǎng) 元 素,而 且 葉 子 也 能 吸 收 礦 物 質(zhì) 營養(yǎng),以促進果實及種子的發(fā)育。因此,在果實生長期間特別是前期連續(xù)陰雨不能進行土壤追肥時,應噴施 2~3次葉面肥,可用有機液肥300~500倍液噴施,還可用螯合態(tài)多元復合微肥500倍液噴施,以提高番茄的品質(zhì)。
4. 四忌
番茄追肥忌在 土 壤 較 濕 和 中 午 高 溫 的 情 況 下 進 行,并 且 忌 過 于 集 中 施肥。集中施肥易使植株徒長且產(chǎn)生肥害;在土壤較濕的情況下施肥易引起落花、落葉和落果等生理性病害;在 高 溫 條 件 下 施 肥,植 株 葉 片 水 分 蒸 發(fā) 量大,會影響肥效發(fā)揮。此 外,施 肥 時 間 應 避 開 高 溫 時 期,以 清 晨 或 傍 晚 為宜。
(四)秋季番茄追肥
追肥以沼液、復合肥、尿素等速效肥為好。應視天氣、
苗情合理進行,干旱天氣應稀肥勤施,雨后或灌水前可適當增施,掌握前輕后重的原則,即坐果前輕施促苗肥,尤其要控制氮肥;膨果期和采收期,應定期追肥,每次每畝
沖施有機肥1000千克或復合肥5~6千克,根際追肥應離根部10~15厘米。
葉面噴施微肥是補充植株營養(yǎng)的有效措施,可結(jié)合噴
灑殺菌劑,定期噴施 “高能紅鉀” 等經(jīng)試用安全有效的葉面肥。同時,配 合 施 用 “免 深 耕”,每 畝 施 用 “免 深 耕”200克對水 100千克,噴施于濕潤的土表。
二、疏花技術(shù)
疏花作為精品番茄的必要措施,不僅可以減少養(yǎng)分的浪費,提高坐花坐果的能力;還可以提供花果良好的生長空間,減少畸形果的產(chǎn)生,減少病蟲害的蔓延。想要提高番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種植戶們就要改變傳統(tǒng)粗放的種植方式,在疏花上下功夫。
(一)番茄花
番茄花為完全花,聚傘花序,自花授粉。每一花序的花數(shù),品種間差異很大,由五六朵至十余朵不等。即使同一株上不同花序或同一品種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也有差異。一般春季栽培比冬季栽培花數(shù)多,小果型品種比大果型品種花數(shù)多。每朵番茄花在通過適當授粉受精后可形成番茄果實。番茄開花與以下因素相關:
1.植株苗齡。隨著番茄植株的成長,一般是在植株生長6~8周后會看到花蕾的形成。
2.育苗缽尺寸。種植番茄的育苗缽大小將決定植株開花早或晚。在較小的育苗缽里種植會引發(fā)果實較早的產(chǎn)生。
3.番茄品種。相同品種的番茄植株達到成熟期后,會幾乎同時產(chǎn)花。而種植不同品種通?;ㄆ诓煌瓿掷m(xù)生長,從而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分叉。
(二)疏花的必要性
如果番茄植株在溫室內(nèi)育苗及在定植后的前2~3周已開花,此時建議掐掉花蕾,直到它們完成最終定植。定植后應及時疏花,這樣做有以下幾點原因:
1. 爭奪營養(yǎng)。每穗多個花蕾,相互間爭奪營養(yǎng)。同穗花蕾形成的時間不同,爭奪養(yǎng)分的能力也不相同,尤其是第一果穗的第一花,爭奪養(yǎng)分的能力特強,當其坐果后,其它花正在開放,從而影響其它花的正常坐果。
2. 造成畸形果。正?;ɡ佥嗥瑪?shù)5~7枚,萼片在9枚以上為畸形花,將發(fā)育成畸形果。
3. 果實品質(zhì)下降。番茄生長中如果不注意疏花蔬果,會造成商品性降低,產(chǎn)量減少,直接影響菜農(nóng)的經(jīng)濟效益。
4. 影響產(chǎn)量。番茄連續(xù)分化果穗,如果果穗全部保留,會使植株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失去平衡,而且影響早期產(chǎn)量。
(三)疏花技巧
其實,疏花的技巧很簡單。通常可以用手直接掐掉,當花蕾很小時,就會使用到剪子或鑷子。番茄花蕾通常生長在分叉處,且不斷分生出很多側(cè)分支。在生長中不斷修剪掉側(cè)分枝,這樣可以減少養(yǎng)分流失。必要時越早修剪番茄花,植株就會消耗越少的能量。
每穗結(jié)合蘸花選留5~6朵正常健壯花蕾,其余花蕾全部疏掉,特別是疏掉第一花穗的第一朵開放的花,這是爭取早熟和第一果穗產(chǎn)量的關鍵措施。除掉9枚以上萼片數(shù)的花蕾,因為它們多發(fā)育為畸形果,這樣可減少養(yǎng)分消耗,使留下的花可以得到更多營養(yǎng),提高坐果率。
(四)番茄花脫落原因與預防措施
番茄花脫落的問題與人工疏花大不相同。番茄花蕾脫落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溫度過高。番茄可以承受的溫度極限在32°C左右,此時就會導致掉花,可以將盆栽植株轉(zhuǎn)移到其西側(cè)有高大的植株或樹木的陰涼處種植。
2. 氮過量。如果正在給番茄植株施肥,應及時進行肥料調(diào)整。由于氮肥鼓勵葉片生長,而不是促果實高。因此,植株開始開花時減少氮肥施用;施用鉀、鈣,可以促進高產(chǎn),并避免花端腐爛。
3. 澆水過量。番茄根部需充分的氧氣才能茁壯成長,如果土壤被水浸泡,植株就無法呼吸!無論是盆栽還是定植番茄,每次澆水時都需能排水。盆栽通常育苗缽有排水孔,平坦的菜園就需得益于溝渠,將過多的水份從根部引開。
4. 溫度下降。隨著季節(jié)交替和氣溫下降,也可能番茄花脫落。這是正常的,也是植株為不良條件做準備。必要條件下,可以用通用織網(wǎng)等覆蓋番茄植株,可以防止霜凍、有效地阻擋昆蟲(和鳥類)或降低太陽的強度。
5.害蟲。蚜蟲和其他害蟲會損害番茄花和葉片。觀察葉背是否有害蟲的跡象,它們可能很難被發(fā)現(xiàn),所以需要看仔細。如果確實發(fā)現(xiàn)了害蟲,應立即處理植株,可以用軟管噴水來沖落它們。
如果以上這些問題都并不存在,就需要檢查植株是否有發(fā)病跡象,如可以在任何時期發(fā)生的番茄枯萎病等。因此,底部修剪是保持植株良好氣流的必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張桂蘭,吳劍南,王麗。主要農(nóng)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M】.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2016(12)
[2]康愛霞.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世界熱帶農(nóng)業(yè)信息,2021(10):13-14
[3]王瑋,吳劍南,李長紅.蔬菜農(nóng)場化生產(chǎn)專項技術(shù)【M】2015(8):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