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志敏
摘要:品牌,是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引領全球市場的重要資源,如何促進農業發展質量提檔升級,這業已成為當前農業轉型發展進入深水區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晉中品牌農業應從以下方面發展,一是規劃引領,推動品牌農業良性發展;二是品牌引領,推動強強聯合發展;三是營銷引領,推動品牌農業高質量發展;四是產業引領,推動品牌農業強力發展;五是標準引領,推動品牌農業高品質發展;六是招牌引領,推動品牌農業閃耀發展。
關鍵詞:晉中市;品牌農業;發展路徑
引言:品牌,是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引領全球市場的重要資源。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多次提出殷切期許,2014年5月10日,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戰略。 2021年4月26日,總書記在廣西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把住質量安全關,推進標準化、品牌化”。因此,如何促進農業發展質量提檔升級,實現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從而推動農民增收,鄉村振興,這業已成為當前農業轉型發展進入深水區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晉中品牌農業發展優勢
婁向鵬先生在《品牌農業》一書中指出,品牌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路徑,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市場引擎,更是未來20年中國新的產業革命和財富浪潮①。因此,晉中農業順應時代浪潮,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必將為晉中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和新活力。
1、晉中發展品牌農業的資源優勢。晉中市是農業大市,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東部山地嶺高坡廣、林木豐茂,是全市重要的林產品基地;中部丘陵崗巒、草種繁多,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基礎;西部平川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素有“金太谷、銀祁縣,榆次縣里產米面”的美譽。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區位優勢,天然孕育了品種繁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土特產品,也造就了晉中大地光輝燦爛的農業文明。
2、晉中發展品牌農業的文化優勢。晉中是黃河農耕文化的發源之地,這里書寫著“匯通天下”的晉商故事;傳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英勇革命的紅色文化;流傳有牛郎織女愛情故事和壽星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5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2人。不論是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星光閃耀的名人文化,抑或津津樂道的晉商文化,還是星火傳承的紅色文化,這些都為晉中地方產品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注入了豐富的精神內涵。
3、晉中發展品牌農業的品牌優勢。以晉中當地獨特農產品配以傳統加工工藝,制造出的特色風味地方食品,很多都聞名遐邇。郭蘭英唱的《夸土產》中就有“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榆次太原祁縣城,有的是拉面削面香煞人”。這些土生土長的農產品要么沉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要么孕含著特有的地方風味品質,早以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品牌。
二、晉中品牌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晉中市委、政府積極推進農業品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百余種名優特農產品榮獲“三品一標”認證,有30余個農產品先后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有4大類20余種農副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發展中仍然存在制約和短板。一是區域品牌建設理念有待提升,多數地方缺乏統籌規劃,未能實現特色產業要素集聚;二是品牌農業規模小,實力弱,品牌知名度不高;三是品牌農業運營水平較低,無法形成品牌效益與品牌發展的良性互促。
三、晉中品牌農業發展途徑
1、規劃引領,推動品牌農業良性發展。品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完善的長遠謀劃,我市應盡快建立一個農業品牌建設及品牌戰略規劃,放開眼界,把農產品放到全省、全國的范圍內來定位發展,從品牌挖掘,產業鏈選擇,主體培育,到品牌運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統籌發展,加快促進“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的良性互動局面形成。
2、品牌引領,推動強強聯合發展。特色農業大都以地域為基礎,遇到相鄰區域特色相同的情況,就需要政府全局謀劃,品牌整合,把雷同的資源整合盤活,整合為一個“大品牌”涵蓋下的系列產品,有效避免同業競爭和同地相害的情形。
3、營銷引領,推動品牌農業高質量發展。與工業產品相比照,農產品品牌樹立,靠分散農戶實非易事,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應成為農業品牌經營的主體和核心,以品牌為載體,將千家萬戶聯合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4、產業引領,推動品牌農業強力發展。產業是品牌孵化器,要圍繞區域品牌資源,用戰略眼光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產品,集聚相關產業優勢,打通產業鏈條,發揮資源、市場、技術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集中力量培育具有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全面提升品牌農業發展等次。
5、標準引領,推動品牌農業高品質發展。品質是品牌的生命,標準是品質的保障,事實證明,市場的競爭,實質上是產品品質的競爭。要充分發揮標準化生產對產品品質的支撐作用,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改變過去單純靠經驗、憑傳統搞農業生產的習慣,抓緊建立品牌農業標準化生產規范,用科學的生產標準和嚴謹的操作規程把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規范起來,以恒古不變的產品品質,維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6、招牌引領,推動品牌農業閃耀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地標、區域品牌”農產品是政府主導的公共品牌,是農業領域的金子招牌,業已成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因此,要依托地方優勢品牌和支柱產業,以“三品一標”助力品牌農業發展,有效提升農產品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優勢互補和效應疊加,“以標準化提升品牌化,以品牌化推進產業化”,全面打造晉中品牌農業。
參考文獻:
① 婁向鵬先生,《品牌農業》,2013年5月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