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進弟




摘要:水稻長期大量使用N、P、K三種大量元素,導致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不平衡。通過施用中微量元素,可增強水稻抗病抗逆能力,提高水稻的品質和產量。
關鍵詞:中微量元素;水稻;產量試驗
一、試驗目的
為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營養平衡,適時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提升生產潛力,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等,特進行硅鈣鉀鎂肥田間試驗示范工作。
二、試驗材料
1、供試水稻品種:野香優2號。
2、供試肥料品種、產地、養分含量:①硅基中微量元素肥,康撲(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硅≥9%,鈣≥18%,氧化鉀≥3%,鎂≥2%。②過磷酸鈣,廣西鑫益新磷化工有限公司生產,P2O5≥12%。③尿素,達州玖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N≥46.2%。④氯化鉀,加拿大蒙坦爾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K2O≥60%。
三、試驗設計與方法
1、地塊選擇
試驗田設在廣西陽朔縣福利鎮楓林村黎石明家水田。該田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全、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各處理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因素均一致。
2、試驗設計
2.1田間小區試驗
試驗設置4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區單排單灌。處理1:配方施肥:畝施純氮9公斤,五氧化二磷3公斤,氧化鉀6公斤;處理2:配方施肥+50公斤/畝硅鈣鉀鎂肥;處理3:配方施肥+75公斤/畝硅鈣鉀鎂肥;處理4:配方施肥+100公斤/畝硅鈣鉀鎂肥。小區面積4x 5=20平方米,每小區21行,每行20株小區田間排列如表一:
采用同田對比,設2個處理,不設重復。處理1總面積0.5畝,配方施肥;處理2總面積1.5畝,配方施肥+100公斤/畝硅鈣鉀鎂肥。
3、試驗方法
各生育期用肥比例:①基肥:全部磷肥,50%的氮肥,50%的鉀肥,全部的硅鈣鉀鎂肥于整地時施下。②追肥:40%的氮肥,50%的鉀肥于分蘗期施下。③穗肥:10%的氮肥于幼穗分化初期施下。
四、田間工作記載
1、整地及移栽:2021年3月31日播種,4月25日平整田塊,圍田基,建好各個試驗小區及排水溝,2021年4月27日手工插秧。
2、施肥:4月27日施基肥,5月7日施分蘗肥,6月24日施穗肥。各處理各時期施肥量如表二。各處理施肥時間及數量(公斤) ?表二:
3、病蟲害防治:2021年5月15日噴阿維菌素,吡蟲啉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2021年5月27日噴蘇云桿菌,啶蟲脒防治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2021年6月9日噴噻嗪酮,蘇云桿菌,井崗霉素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紋枯病。2021年7月6日噴吡蚜酮,棉鈴蟲多角體病毒,阿維菌素,春雷霉素防治稻飛虱,蚜蟲,稻縱卷葉螟,鉆心蟲,紋枯病,穗頸瘟。2021年7月15日噴氯氰菊酯,吡蚜酮防治臭屁蟲,蚜蟲,稻飛虱。
4、災害性天氣記載:2021年5月7日晚暴雨,2021年7月20日下午大風大雨。
5、其它田間操作情況記載:2021年5月15日人工除雜草。
6、灌溉時間、次數及數量:2021年5月7日灌淺水,5月8日大雨后排水,5月20日排水,6月24日灌淺水。
7、收獲時間及收獲方式:2021年7月29日取樣,7月31日人工分區收獲。
五、觀察記載
1、生育期記載如表三:
從表四、表五、表六結果看,處理2、3、4三個施有硅鈣鉀鎂肥的小區結實率和千粒重都比處理1只施化肥的小區高,各區產量是處理3最高,依次是處理4,處理2,處理1。與處理1對比,處理2增產2.5%、處理3增產6.51%、處理4增產4.48%。從各區產量方差分析結果看,區組間無差異,處理間有顯著差異。說明在化肥施用量不變情況下增施硅鈣鉀鎂肥,產量會隨硅鈣鉀鎂肥數量增加而提高。當硅鈣鉀鎂肥達到一定量后,再增加用量,產量會逐漸減少。譬如本實驗中,當硅鈣鉀鎂肥達到75公斤時產量最高,到硅鈣鉀鎂肥量為100公斤時,產量又降低了。
2、大田示范中處理1畝產量555.35公斤,處理2畝產量586.15公斤,處理2比處理1增產5.55%。而且處理2的結實率和千粒重也比處理1高。再一次說明了在化肥用量不變情況下,增施硅鈣鉀鎂肥會增加產量。
六、小結
在水稻上増施中微量元素肥,可以提升生產潛力,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當然,補充中微量元素也要有一個度,當超過這個度,產量達不到最高,反而造成浪費。建議在今后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一是加大使用中微量元素樣板的力度;二是加大在中微量元素肥種類、不同時期和用量不同實驗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