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龍
摘要:本文通過對無公害黃瓜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分析新時期農業種植無公害黃瓜栽培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找到提升無公害黃瓜產量和質量的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種植管理模式;土壤選取;氣候條件分析
引言:現代化種植條件下,農業生產已經脫離了傳統種植方式,采取科學技術與現代化種植手段相結合的方式,生產過程更加追求產品種植的質量,農業工作者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努力優化無公害黃瓜栽培技術,促進黃瓜產量增長,提高品質,滿足消費者對黃瓜的需求。
1優化無公害黃瓜栽培技術
1.1挑選種子
黃瓜由于其產量高,對土壤適應性強,且經濟效益好的特點,是近年來農業工作者主要選擇種植的蔬菜品種之一,在農業生產中占有較高比例。我國面積廣大,不同地區地理環境、氣候環境多樣,降水條件不同,風力不同。在種植前,首先要考慮到不同地域的特征,結合氣候環境和土壤環境,考慮種子在生長過程中的生長周期和生長速度,選擇適合地域特點的品種進行種植。選取種子時,還需要考慮到種子的發芽率以及抗病能力,在當前環境下,推廣種植商品性好,質量高的品種,如綠衣天使、魯蔬2號、魯蔬8號、津春3號、津優3號、魯黃瓜10號、天正1號等。推廣種植某一品種前,可以先進行小片區域的試種,根據種植情況,進行其他方面的改善,以確保大范圍種植的高效安全。選取適宜種植的品種后,還可以通過篩選的方式對種子進行處理,提高黃瓜種子發芽率。處理種子可以通過將種子放入55℃--60℃的溫熱水中進行浸泡,等待一段時間后,將種子撈出沖洗,曬干后,挑選出形態飽滿的種子進行種植,種子健康飽滿,能夠使黃瓜發芽率得到提升[1]。
1.2選擇土壤
選擇好適合的黃瓜品種,更要考慮與當地環境相適應,黃瓜是一種土壤適應性強的蔬菜,在大部分土地都可以進行種植,但是由于不同地區土壤有著不同的種植環境和養分能力,土壤中供給能力也有差別。無公害黃瓜進行栽培時,需要考慮到土壤的養分供給,確保土壤中提供的養分充足。選擇好準備種植的土壤后,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添加土壤內的養分,比如在上一茬種植收成后,停種一段時間等待土壤肥力恢復;或者在停種后對土壤進行人工施肥,增強土壤中的養分。另外,還可以在種植前對土地進行翻耕,翻耕作業的深度達到30m以上最佳,采取以深松為主,提高土地通透程度。不同地區的降水情況和土壤疏松程度不同,這意味著土壤的保水能力也有差別,在種植前,農業種植人員可以對土地進行分析研究,提取土壤樣本進行檢測,避免土地鹽堿化等情況,確保土壤內濕潤程度適當,保證黃瓜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為了在黃瓜生產過程中提供充足的養分以及加強土地的保水能力,可以通過開溝做畦,保證排水和進水兩端的通暢,在水源灌溉后,保證土壤中留下的一定的水分。
1.3播種技術
黃瓜種植期間,溫度最適宜的是30℃~16℃,需要對白天到夜晚的溫度進行控制,由于黃瓜種植階段不同,可以分為夏季和秋冬季節種植兩種情況考慮。夏季黃瓜種植時白天溫度較高,需要用適當的遮擋物對黃瓜幼苗進行遮陽降溫,根據溫度情況以及幼苗生長情況補充水分降低溫度。黃瓜幼苗定植工作一般是在秋季進行,這一期間的重點是為幼苗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促進幼苗生長。冬季黃瓜種植由于溫度較低,要對黃瓜進行大棚管理,保證溫度可控,將白天棚溫控制在28℃~30℃,夜晚棚溫控制在15℃~18℃,棚內要預留好通風口,對棚內濕度和通風情況進行管控。嫁接時可以選用靠接法和插接法,嫁接完成后前三天更要注意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保證白天溫度在25℃~30℃之間,最低溫度要控制在20℃左右,保障濕度90%以上,嫁接后7~8天,可以全部見光,等待7~8天后,可以進行斷根處理。
1.4田間管理
首先,在黃瓜生長的前期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栽培工作中,主要任務是促進幼苗的根系生長,調節好黃瓜棚內溫度和濕度,白天和夜間的溫度分別調節,白天要注意遮陽降溫,棚內通風口保證正常通風,避免因通風不暢而出現的干燥或濕度過高的情況。另外,要控制好前期澆水工作,必須保障瓜根能夠充分吸收水分。在黃瓜生產的中后期階段,要加強光照,可以適當的延長光照時間,尤其是白天上午8點到下午3點左右提供光照,幫助黃瓜幼苗吸取養分,更好的生長。這一過程是黃瓜生長的關鍵,其間要適當添加肥料,根據黃瓜生長出現的問題,適當施肥,如果觀察到黃瓜藤蔓出現問題,要去除多余葉子,保證植株活力,同時要盡可能的透光,殺菌,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健康的植株,可以有效延長采收時間,進一步提高黃瓜采收時的質量和品質。
2黃瓜栽培病蟲害防治
2.1病害防治
優質的品種可以減少黃瓜生長過程中出現病蟲害的問題,在種植之前選取種子時,通過選取抗病蟲害能力強的黃瓜品種,可以減少黃瓜感染病害的機率。黃瓜在生長過程中最易出現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這些病害會逐漸影響黃瓜植株的生長,最終導致黃瓜大規模減產,農業人員需要學習黃瓜種植過程中的知識,采用生物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可以選用4%農抗120水劑200倍劑防治白粉病,灰霉病,或者采取生態防治的方式,通過高溫滅菌法,抑制霜霉病,在黃瓜栽培過程中,通過農業防治措施與物理防治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2]。
2.2蟲害防治
在黃瓜栽培過程中面對蟲害問題,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多種方式進行防治,如果出現蟲害情況,最有效的方式是物理措施進行防治,可以在黃瓜種植棚內安裝防蟲網,對各種害蟲進行控制,消殺。黃瓜的生長過程中,最易遭受白粉虱、翅蚜、美洲斑潛蠅等各種蟲害干擾,蟲害的防治,需要從預防入手,一旦發現蟲卵情況,需要進行綜合性的防治消殺工作,通過農業防治措施與物理防治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農業工作人員在進行黃瓜種植前,為了面對蟲害問題,需要在預算方面加大防治措施的投入,購買防蟲網,防蟲板,殺蟲燈等設備,在保證黃瓜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去除蟲害。
結束語:當前我國蔬菜需求不斷擴大,黃瓜作為一種綠色健康且易于種植的蔬菜,長期以來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更需要農業工作者在種植過程中,充分吸取科學技術和種植經驗,優化黃瓜種植方式,采取正確的播種技術,在黃瓜生長的各個階段進行科學管理,提升黃瓜產量,推動種植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潛錦賢.無公害綠色黃瓜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文摘,2019,31(05):76-77.
[2]程潔.溫室大棚黃瓜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參謀,2019(08):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