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瑾
摘要:農作物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玉米是中國較為普遍的糧食作物。本文先分析開展玉米種子檢驗工作的重要作用,從種子純度的田間檢驗、室內檢驗和種植檢驗三個方面,探究提高玉米種子質量和品種產量過程中應如何使用種子檢驗技術,滿足農業市場需求。
關鍵詞:種子檢驗;玉米;純度檢驗
引言:由于玉米種子檢驗的結果直接決定著玉米種子的品質,并對玉米的生產質量和農民利益起著很大影響。因此,需要明確進行種子檢驗的重要意義,在意義的基礎上對具體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利用種子純度檢驗來進一步改善玉米種子的品質,提高玉米產量。
1 種子檢驗的作用
玉米品種是目前我國糧食作物種子生產中最常見,產量也最高的一類農副產品,由于玉米種子對栽培的土地條件要求較少,故耐久性好,而且可大規模栽培。種子的純度對于玉米日后的收割品質也有著很大的影響,而玉米能不能達到優質高產程度就是看種子的純度了,所以在播種以前就應該對種子的純度進行嚴格的檢驗,從而提升玉米的播種產量和品質。
但目前我國種子檢驗技術仍處在初級階段,檢驗出的種子純度低,種子合格率低,玉米種子的成活率受到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出現大面積減產的問題,由此可見,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是玉米種子的純度,為了避免大面積減產的問題,在種植前做好種子純度檢驗準備很重要,不僅如此,玉米種子的純度還會影響成熟后的果實重量,對銷售與經營會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必須在種植前,對玉米種子進行純度評估,以此保證玉米的存活率、產量、果實重量[1]。
2 提高玉米種子質量的措施
2.1 種子純度的田間檢驗
田間檢驗是種子純度檢驗最常用的方式,以種植到采收為一檢驗期,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檢測,并在檢測期內對田間產品質量實施監督,以規范的程序開展種子純度檢測。在真正進行檢測播種之前,必須全面檢查所要檢驗的種子,全面搜集并掌握有關種子品種、繁殖特征、生長習性、不同成熟期的生長狀況等方面的資料,全面掌握種子的品類、播種面積,播種時間和地點、前期必須做好準備工作等,以保證玉米種子在田間檢驗過程中的嚴格監管,以保證對玉米種子的產量品質。
而種子純度的田間檢驗則必須在播種之前就對要進行檢驗的田地做好隔離,避免異花授粉的現象,出現混雜現象。同時,要保證玉米種植距離符合自交的標準距離,由于不同地區選擇的田間檢驗的地形不同,可根據具體地形情況適當更改距離,避免對生產率產生影響。在栽培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一定的污染源,因此必須按照具體情況設定好隔離間距,并適時清除掉不符合隔離要求的種子。
把握好玉米種子表現得較為明顯的時間,以提高檢驗的準確性。同時掌握合理的田間檢驗方法,結合不同種田的類型選用合適的取點方式,比如“對角線式”“梅花式”“階梯式”等方法。
2.2 種子純度的室內檢驗
2.2.1 形態檢驗法
形態檢驗法要求檢驗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并熟悉業務。形態檢驗檢測主要是通過對籽粒大小、幼苗、植株外形等特征進行形態測定,主要通過對籽粒的頂部形狀、植株大小、表面潤滑程度、花絲結構等的綜合特點加以形態識別。通過檢查幼苗、植株的芽鞘結構、葉毛狀況等確定種子的純度,主要以綜合特征對種子純度做出的試驗形態判定。
2.2.2 鹽溶蛋白凝膠電泳檢驗法
鹽溶蛋白凝膠電泳檢驗法具有如下優勢:鑒定結果準確;操作簡便;檢測速度普遍較快。不過,在采用此方法時,必須嚴格按照回歸方程完成設計帶入與控制,按照國際標準的計算確定品種純度,并與國際質量標準加以比較,以確認及格率,因此該方法對于檢驗人員具有相關專業技能有嚴格要求。同時采用鹽溶蛋白凝膠電泳檢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當父母本親關系比較密切的品種使用此方式進行鑒定時,由于其蛋白質濃度差別不大,因此不易正確區分。
2.2.3 SSR分子標記檢驗
SSR分子標記技術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分子標記技術,可辨別出雜交種子的雜合體和純合體,結果穩定性和重復性高,更容易觀察遺傳多樣性。SSR分子標記具備如下優勢:標記數量多,所給出數據信息量較大,準確度高;具備共顯性的特點,一個標記大多帶有若干個等位基因組,可在各種品種系統間獲得多態性標記位點,有利于雜交種的純度鑒別;操作過程相對簡便,鑒定成果收集時限短;費用也較低廉;整個操作過程在室內外同時進行,且不受季節、環境等因素影響,例如,應用20個微衛星位點對59個日本粳稻品種的多樣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17個微衛星位點可以區分59個品種,大部分品種利用5個微衛星位點,能夠加以鑒定,篩選出一批具有較高多態性的水稻親本上的SSR引物,并與田間鑒定結果比較[2]。該實驗結果表明,SSR鑒別結果與田間鑒別結果并無顯著區別,SSR標記法仍可進行種子的純度評估。
SSR分子標記檢測對種植范圍內的自交系、雜交種等加以識別。它是運用采集、拆分、擴增植物DNA的方法,根據凝膠電泳技術,按生長高度排序DNA片段,并由此確定了檢測的特征譜帶,對不同植株帶型特征進行了對比,從而判斷品種的差異程度。
2.3 種子純度的種植檢驗
種子純度的種植檢測播種測試是所有玉米種子純度鑒別方式中最為可靠的鑒別方式,以比較可靠的方法實現了區域面積測試,即在播種范圍內實施單粒播種試驗,以比較規范的方法對播種范圍內的植物進行識別,從而實現了不間苗、不定苗,以生育階段性狀的對照區分不同玉米類型。依據經驗,檢測后確定結果中比較正確的即為抽雄吐絲生長發育階段、玉米谷物籽粒成長期。在此生長發育發展階段里,可通過觀察玉米植物的葉性狀、花葉特性、花粉特征、根莖粗細狀況、植株高矮、花絲遺跡、苞葉頂端小葉狀況等,判斷玉米種子純凈程度。
在作物種子的純凈栽培檢測過程中,應當注重:已確定測試的必須具備同樣的土地肥力、對氣候環境要求也一樣,并且具備同樣土質、沒有同樣莊稼、雜草等;待測試樣本應當具備同樣的播栽數量,并且保證植株行距適當,并采取重點播種的方法實行同一植株播種;為增加實驗結果的成活率,應當并且在各個土地上開展同樣實驗,并且也應當開展反復實驗;在實驗的整個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在預防病蟲害狀況下,以同樣的方法實行栽培管理;對植物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對小麥的生長發育階段及時發現和記錄其他種類的百分率變化,對變異種的生長狀況及時加以記錄。在檢驗過程中,必須確定小麥種子檢測會受季節因素、自然環境等,對測試耗時的負面影響很大。同樣,還要考慮在種子檢驗流程中,其鑒定結論的真實性很易受物質形態影響,而且未發芽種子也會直接影響測試確定時間結果。
結論:綜上所述,玉米生產質量與其種子品質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要想提升種子品質就要先從種子檢驗開始,認真做好種子檢驗管理工作,按照規范做好每一項檢測工作,是確保玉米高產,實現農民經濟增收的最有效途徑,同時也可以推動種植業領域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汪漫.談種子檢驗與提高玉米種子質量[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0):71+125.
[2]高珊,李成軍,盧凌霄,等.淺談玉米品種檢驗的方法[J].種子科技,2021,39(1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