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震

《花蝶圖》清·陳書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子能夠識字的較少,能畫者更少。縱觀中國美術史,有名氣的女畫家鳳毛麟角。
中國最早的女畫家叫“嫘”,傳說她是舜帝的妹妹、黃帝的正妃,后人稱她為“嫘祖”。史書上含糊其詞,只是簡單地說她是中國繪畫的創始人,名曰:畫嫘。
夏商周秦,未見書史記載有女畫家。三國時期,據說吳王有一趙氏夫人是畫家,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趙夫人,善書畫,巧妙無雙,能于指間以彩絲織為龍鳳之錦。”如此看來,其實趙夫人也只是個“針繡家”而已。之后,兩晉十六國、南北朝與隋,依然沒有女畫家的記載。
到了唐朝,東光縣主(唐太宗的孫女)、和政公主(唐肅宗的二女兒),以及一些名臣的妻女皆善畫,但比較有名的應數薛媛。
五代十國時期,后唐李夫人應算是真正的早期女畫家,傳說她原是蜀人,文學和書畫兼長。元代夏文彥在《圖繪寶鑒》中記載:當時后唐招討史郭崇韜征蜀,蜀主王衍投降,郭便將其帶回。她整日悒悒不樂,時常獨坐南軒,皓月當空,窗上竹影婆娑,遂產生靈感,發明了“墨竹”。與李夫人差不多時代的南唐還出現過一位江南童氏,師出宮廷翰林畫院待詔王齊翰,擅畫道釋人物和山水,畫作曾被宋代御府收藏,《宣和畫譜》中有記錄。
入宋后,被隨筆記載的女畫家逐漸增多。其中有盧氏,許州人(河南中部),善畫墨竹;李氏,乃朝議大臣王之才之妻,能畫松木竹石;懷仁皇后朱氏,學摹米友仁,能畫著色山水;文同之女文氏,能臨寫其父的墨竹;艷艷,善作青綠山水,筆法細膩。此外,如胡夫人、湯夫人、朱淑真、李清照,等等,也都會畫一些梅蘭竹石。


至清朝,女畫家漸多,比較著名的有秀媛、徐燦、陳書、惲冰、馬荃。她們基本上都是江蘇吳中、浙江嘉善、海寧一帶人,繪畫以梅蘭竹石或仕女為主,師法也大多是家傳。比如,惲冰是惲壽平的族玄孫女,馬荃是馬元馭之女;也有“自學成才”的,如陳書在丈夫早逝后,憑著精湛的畫藝賣畫自給,她畫花卉、山水及觀音、佛像,畫風類似陳淳,其子孫及族孫錢維城、錢維喬都深受其影響。


《女樂圖》明·仇珠 絹本設色 145.5cm×85.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綜上可見,中國古代真正有名的女畫家屈指可數,基本上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皇帝或士大夫的妻妾、妹妹、女兒,一類是文人、畫家的妻妾、妹妹、女兒,一類是墮入風塵的才女,她們大都有較好的物質條件,有一些文化和天賦,極少有人靠賣畫養家。雖然從中國古代繪畫發展史的角度上來說,她們的繪畫并不算出色,也談不上為繪畫的發展做過較大貢獻,但是她們的存在卻為古代繪畫增添了一抹別樣的亮色。
文章摘自網絡 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