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杰
我總在想: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書法家?思考數十年,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1.天生的才華;2.豐富的學養;3.超人的勤奮。歷史及當代均不乏具備此三者的書家,而近來尤為我關注的乃遠居海南的吳東民。
朋友雨蒼曾說過,他特別相信搞藝術的人需要天賦。“人才學”中也強調這一點,即從遺傳中得到的藝術基因將決定其未來成就的高下。東民兄顯然具備這一先天的因素:他對線條、色彩甚至音樂的韻律有著特別敏銳的感悟力,從具象到抽象,從繪畫到書法,從樂感到歌唱,他總是較一般人領悟得快,且能準確把握住最能打動人的那些玄妙之處。
就書法而論,東民兄可謂篆、隸、楷、行、草五體兼擅,均有堅實的基本功。當代人對書法并不缺乏熱情,也不缺乏思想和對多種流派的追求,但整個書壇最缺的是基本功,絕大多數人往往未在古代經典法帖上下夠功夫,便迫不及待地上陣“創作”,最終也只能在書壇的門外徘徊。東民兄的作品,雖然多年前在創作上還處于探索階段,但卻顯示出作為專業書家應有的素質,即掌握了所學各體的用筆之道,并大致表達出經典作品的氣息和韻律。只有打好這些基礎,才可能進入創作上的自由天地,基礎有多堅實,創作就可能進入多高的層次,這是學書的不二法門。
他的楷書基于北碑,在《張猛龍碑》《爨龍顏碑》的基礎上又借助魏墓志的清新氣息,結體穩重中不乏峭拔。其篆隸均取法金文、漢碑之經典,結體嚴謹,意味濃厚,然絕非古典之照搬,其中融入時代追求的草化和變形,使人感到既充滿古典意味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而東民兄一直主攻行書和草書,近幾年幾乎將功夫全用在這兩種書體上。

《西域之行二首》吳東民

《杜牧詩一首》吳東民

《山間江畔》七言聯 吳東民

《褚朝陽登少室山寺》吳東民
東民兄有著鮮明的審美追求:以傳統為根基,取法“二王”、米芾之意,逸而不野,奇而不詭,內斂而跌宕,集遒強、澀勁、雄渾、偉岸等力之美,又融雋秀、雅韻為其內蘊,“在大腦神經系統指揮下,快速的、有意無意間的、自由的、放浪形骸的……瞬間爆發、噴涌出來,洋洋灑灑,一瀉千里于尺牘之間”。他是一位書法主體論的堅定支持者、實踐者,是一位深深了解書法本體和本質的思想者。他還以詩人的情懷融入書法,“高睨古人,濡墨縈懷,放浪形骸”。他說:“墨香書韻令人眩暈,讓人忘卻煩惱和疲憊,更有閱讀之悠然,聆曲之曼妙,盡情地、不由自主地充滿表現自我的心性與張力,在看似漫不經心的過程中享受游離萬物之外的快感?!彼乃?、行與作為高揚主體精神的書法本質完美地糅合在一起,這是藝術創造的最佳境界。

吳東民,字美教,號半坡,1956年9月生于海南,畢業于海南大學藝術學院?,F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海南省書畫院名譽院長,瓊臺師范學院名譽教授,海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書法作品入選歷屆國展、中青展、書法蘭亭獎展,以及全國各類專項書法作品展。曾多次擔任全國各大展覽評委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