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瀅 馬紅艷 余文俊 張燕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廣州 510000
由于固定方法、材料不恰當等多種影響因素,在引流期間極易出現引流管脫落等非計劃性拔管現象,影響臨床效果[1]。怎樣將腰大池引流管進行有效固定,保障引流操作的通暢和安全成為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常規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臨床要求[2]。現階段,臨床上普遍利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對引流管進行固定,減少了患者的費用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理想效果[3]。本研究分析了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腰大池置管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感染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⑴近1 個月內接受腰大池置管術治療;⑵臨床資料完整者;⑶依從性高;⑷患者知情且同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⑴存在心、肝等重要器官障礙者;⑵存在血液、免疫系統疾病者;⑶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⑷存在精神障礙,意識模糊者;⑸中途退出研究者。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收治的腰大池置管術后患者70 例,男39 例,女31 例,平均年齡38.0歲。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5 例,男20 例,女15 例,年齡0.2~75.0(37.5±1.4)歲;疾病類型:15例腦室出血,20例蛛網膜下腔出血。研究組35例,男19 例,女16 例,年齡0.2~76.0(38.0±1.6)歲;疾病類型:17 例腦室出血,18 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廣東三九腦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監督實施(倫理審查編號:倫審字2021-03-075)。
全部患者均在近段時間實施腰大池引流穿刺術。
2.1、對照組 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引流管固定,其主要內容如下:利用無菌紗布塊將穿刺點進行覆蓋,再利用常規的面積約10 cm×10 cm的橡皮膏膠布將穿刺點進行固定,隨后沿機體脊柱的平行方向實施引流管的固定操作,將懸掛引流袋從患者肩部引出,將其調整到床頭高度,指導患者及時且充分臥床休息;每隔一段時間對所固定膠布是否出現卷邊脫落,引流管是否發生扭曲、打折,接頭是否脫落,穿刺點附近皮膚有無發紅、滲液等多種不良情況進行觀察。一旦發現,應該及時告知其主治醫生。
2.2、研究組 對患者進行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固定,主要內容如下:腰大池引流穿刺術結束后,將穿刺點作為中心點,利用復合碘棉簽以環形消毒的方式對附近約12 cm×12 cm 的皮膚實施消毒,等到皮膚處于干燥狀態后,用生理鹽水擦拭皮膚上殘留消毒液,隨后用1 張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進行固定,再用4 張10 cm×10 cm 3M 透明敷料覆蓋在4 個角上加強固定,防止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卷邊。在進行體外引流管固定時,主要利用多張透明敷料以疊壓式對體外引流管至肩部進行固定,期間遵循沿穿刺點引流管方向固定的原則。透明敷料在粘貼時,應該先接觸引流管,隨后將其固定,將透明敷料和皮膚間存在的空氣排空,所有貼膜均用無張力粘貼。固定結束后將引流袋調整到床頭所制定的高度,指導患者呈現去枕平臥狀。
兩組患者在固定完成后平臥6 h;護士在交接班和更換引流瓶時,幫助患者翻身,密切觀察患者機體的背部狀況,提醒患者家屬及時調整體位。
觀察兩組患者48 h內脫管、內引流管阻塞、非計劃性拔管、皮膚過敏癥狀(瘙癢、皮疹、水皰、潰爛等)、顱內感染、腦脊液滲漏發生情況。
使用SPSS22.0 進行分析,所有數據當中,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48 h 內脫管、非計劃性拔管、皮膚過敏癥狀、顱內感染、腦脊液滲漏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2.9%(1∕35)比8.6%(3∕35)、2.9%(1∕35)比11.4%(4∕35)、5.7%(2∕35)比45.7%(16∕35)、2.9%(1∕35)比11.4%(4∕35)、0 比8.6%(3∕35),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腰大池置管術后患者48 h內脫管、內引流管阻塞、非計劃性拔管、皮膚過敏癥狀、顱內感染、腦脊液滲漏發生情況
腰大池引流術在臨床上屬于一種治療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癥狀的有效方法[4]。在術后如何進行固定成為術后治療中的關鍵內容。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的患者均為神經科患者,常伴有發熱、意識障礙,管道固定的舒適性是影響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管道的可視性使護士能在第一時間判斷管道是否松脫。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方法,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48 h內脫管、非計劃性拔管、皮膚過敏癥狀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利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能夠降低意外事件和皮膚過敏癥狀的發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主要因為:⑴利用此種敷料固定方式能夠盡量減少粘劑涂布的敏感性,具有較強的通透性[5];⑵同時可減少皮膚表面殘留粘膠量,降低因為刺激皮膚所產生的瘙癢、水泡等多種過敏癥狀的發生率,患者舒適性增強,降低了腰大池引流術后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等意外事件的發生率[6-7];⑶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可視性強,能及時發現穿刺口滲血滲液的情況,及時進行換藥,減少了感染的發生率。利用透明敷料進行疊層固定后,因為敷料具有較高的厚度,能夠降低因為患者翻身造成的引流管折疊、折斷的發生率[8-9]。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顱內感染、腦脊液滲漏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利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能夠降低顱內感染、腦脊液滲漏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因為:⑴該敷料具備較好的抗菌密閉作用,能夠避免腦脊液出現漏出情況,從而進一步降低因為細菌侵入造成顱內感染的概率[10-11];⑵敷料疊層固定方法能夠減少因為機體躁動所造成的顱內壓增高和非計劃性拔管等病癥,進一步減少顱內感染患者數量[12-13];⑶腦脊液滲漏主要通過置管口滲出,敷料自身具備特殊性的分子結構,能夠極好地抗菌和密閉,且具有一定的吸收滲液的作用,能夠使得預防腦脊液滲出的效果更加理想[14-15]。
綜上所述,將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應用于腰大池置管術后中能夠有效降低48 h內脫管、內引流管阻塞、非計劃性拔管、皮膚過敏癥狀、顱內感染、腦脊液滲漏的發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理想效果,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