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寧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南寧高新區”)近年來全力加速,向“高”向“新”,以實干開路,用實績說話。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高新區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顯著提升,規上工業產值從2016年的18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66.6億元,年均增速約21%,其中電子信息產業規上工業產值占高新區規上工業產值的52%;產值億元企業從2018年的46家增加到62家,增長35%,特別是10億元級骨干龍頭企業較2018年凈增10家,增長200%。2022年,南寧高新區狠抓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以獨特的發展基礎和發展優勢,吸引國內外各大產業龍頭企業進駐投資置業,以科技創新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主戰場
經濟指標較快增長
南寧高新區于1988年成立,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先后獲得“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等國家級稱謂。近年來,在南寧高新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成為南寧產業發展的主戰場。
2021年,南寧高新區完成規上工業產值466.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64.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7.39億元,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9億元,財政收入48.58億元,進出口總額555億元。相較2016年,規上工業產值從180億元增長到466.6億元,年均增速約21%;相較2018年,產值億元企業從46家增加到62家,增長35%,特別是10億元級骨干龍頭企業凈增10家,增長200%。高新區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主導產業,對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
2022年上半年,南寧高新區經濟指標加快回穩提升,GDP增速達2.5%,新增市場主體5756戶,同比增長8.72%。72家重點企業產值增速實現小幅增長,由一季度的4.56%提升至6.03%。建立“1+8”項目庫,納入項目庫管理的項目總數共10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902億元。實現18個項目開(竣)工,53項區市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2.92億元,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70.1%,中韓產業園、日本YAYUYOSI醫療生產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項目加快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7億元。通過加強服務,推動加貿企業穩產值穩外貿,上半年南寧綜保區航空運輸跨境電商交易額超31.95億元,占總交易額的66.81%;保稅物流進出口值實現10.93億元,同比增長2277.06%,完成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創新優勢強
企業潛力不斷激發
對南寧高新區而言,創新是自身發展的核心要義,也是在南寧市發展大局中的重大擔當。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南寧高新區形成了獨特的創新發展優勢,良好的人才支撐也在不斷激發著企業的潛能。
南寧高新區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重點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形成了集研發、制造、物流為一體的完善的產業鏈配套體系。目前,高新區在新一代電子信息領域有浪潮集團、格思克、世紀創新、桂芯半導體等聲學、光學、顯示模組、集成電路封測領域企業進駐;生命健康方面已有培力藥業、巨星科技等生物醫藥制造企業,九州通、大參林等醫藥物流企業,以及眾冊生物、金域檢測等研發檢測企業入駐;智能制造方面,引進了博世科、柯瑞機械、株洲中車、八菱科技、燎旺車燈、玉柴專汽等裝備制造企業及相關科研檢測單位。2021年,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智能制造產業規上工業產值在高新區規上工業產值中的占比分別是52%、13%、19%。
南寧高新區擁有良好的人才支撐,轄區有廣西大學等37所大中專院校,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現在園區內有大專以上科技人才及科研人員超過12萬人。高新區擁有國際認證實驗室、國家認可實驗室、自治區級以上技術中心超百家,高新技術企業500家。
南寧高新區擁有良好的開放平臺。南寧綜合保稅區已建成0.89平方公里海關特殊監管區,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部分區域納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規劃范圍。規劃面積4000多畝的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是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點項目。南寧綜保區引進了一家擁有大湄公河次區域直通車牌照的跨境公路運輸公司,現已開通越南、老撾、泰國、緬甸的國際道路直通運輸線路,貨物運輸可實現不換車過境。系列舉措實現了以南寧為窗口輻射東盟,鏈接珠三角、長三角電子工業集群,為南寧成為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地奠定了基礎。
南寧高新區擁有良好的創新生態。高新區在環明月湖周邊3平方公里建設了創新創業聚集區,已建成100多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載體,聚集了近千家小微企業與孵化團隊,形成了要素齊全、功能完善的雙創生態體系。
促穩產增產
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2022年以來,南寧高新區緊緊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扎實做好“穩中求進攻堅年”各項工作,全力打好“十一場攻堅戰”,推動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運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
面對2022年一季度因疫情持續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南寧高新區采取有力措施推進企業穩產增產,企業發展動能越發強勁。通過實施“3+3”服務企業清單,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全力做好企業服務;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和交通物流,幫助13家重點加貿企業開拓原材料運輸渠道;全面落實好國務院33條措施,結合實際落地援企紓困政策,為57家重點企業申報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一季度工業穩增長政策財政獎補,為34家重點企業安排援企紓困資金補貼。上半年,南寧綜保區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完成5471萬單、交易額38.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4.04%、299.03%。
落實好“項目為王”工作,印發《南寧高新區“項目為王”工作實施方案》,抓好各類重大項目推進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建設,形成有效投資。深入推進“雙百雙新”、“區市統籌”和“五網”建設、中央資金、政府專項債等系列項目建設。抓實招商成效,簽約落地云朗半導體、京良電子、玉柴芯藍等12個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惠企政策宣傳,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加強“桂惠貸”等政策宣傳解讀,幫助企業及時、全面、準確掌握政策,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為企業兌現各級獎補資金,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計兌現工業標準廠房項目補助等各類獎補資金共計8448.58萬元,惠及200家次規上工業企業;助力企業融資,推動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廣西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園企振興擔”擔保業務合作協議》,目前,已有8家企業獲得4600萬元融資。
在南寧高新區這片創新創業熱土,撲面而來的是開放、開發的滾滾熱潮,感受到的是抓項目、抓招商的濃厚氛圍,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為南寧高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目前,南寧高新區已形成“一基地、一園區、一中心、一飛地和一平臺”的合作格局,并以創新示范基地為核心,示范帶動環明月湖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逐步形成了以高新區為核心、全市多個雙創載體聯動的“1+N”雙創載體聯動格局。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當前,南寧高新區堅持以開放促創新、用技術撐產業,于危機中育生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踔厲篤行,推動建設開放型經濟,開創互利共贏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責編:蘇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