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垃圾桶們近段時間可真是忙壞了,城市垃圾源源不斷地從它們身體里進進出出,讓它們難以負荷。稍有閑暇的時候,它們就會清點一下肚里的垃圾,看到那些材料好、成色新的東西被當成垃圾扔進來時,看到那些不能超期使用而只能遺棄的物品時,它們就直發(fā)愁——多浪費啊!難道這些東西被扔掉,就意味著永遠沒有未來了嗎?直到一天,變廢為寶加工廠的招聘海報貼到了分類垃圾桶周圍,它們立刻發(fā)動肚子里的垃圾來了一場面試大會。有志于接受改造而服務社會的垃圾們紛紛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崗位一:口罩水泥
率先登場的是最近幾年數(shù)量急劇攀升的廢棄物——一次性口罩。
疫情反反復復,人人都建立起防護意識:保護自己就是保護他人。為了阻隔傳播迅速的病毒,人們堅持佩戴口罩。這使得一次性口罩在全球范圍內被大量生產和使用,隨之而來的便是誕生了大量的口罩垃圾。不少一次性口罩不甘心成為垃圾,而為自己叫屈: “我們身上并沒有攜帶危險的病毒,只是因為人們不能再反復佩戴我們,才讓我們成為了垃圾。”它們迫切地想離開垃圾桶,所以爭先恐后地奔向新工作——當口罩水泥。
之前,研究人員也關注到了廢棄口罩的處理問題。他們去掉口罩上的掛耳繩和金屬絲,將口罩切碎,再把口罩過濾層聚丙烯熔噴布中交錯排列的聚合物微纖維提取出來,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讓氧化石墨烯黏附在纖維表面形成超薄層。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把口罩纖維混合溶液和普通的水泥混凝土攪拌在一起之后,口罩水泥的劈裂抗拉強度最高能提升47%。“我們口罩水泥更強韌、不易開裂,用我們蓋的樓房更結實耐用,用我們澆筑的公路使用壽命會變得更長,減少維修,更環(huán)保!”
崗位二:塑料電池
“瞧口罩們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自己馬上就能去參加工程建設了。你們能想象我泡沫塑料也是可以做鋰電池的嗎?”說話的是垃圾桶里公認的大塊頭——泡沫塑料,它們一個個把其他垃圾擠得難以容身。
誰都知道泡沫塑料是個難對付的主,它們的顆粒難降解,會對環(huán)境造成威脅。但研究人員也想到了法子:他們把泡沫塑料放進惰性氣體中,催化加熱到500℃-900℃后,泡沫塑料會轉化為碳納米顆粒,進一步制成鋰電池需要的電極。
“我們的新工藝簡單又實用,有我們參與制作的新型電池,充電速度會變得更快喲。”泡沫塑料覺得自己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
崗位三:紙尿褲便利貼
聽到這兒,鼓脹的紙尿褲來了勁兒。平日里它們散發(fā)的味兒總讓周圍的垃圾避之唯恐不及。“聽我的……我,可以去當便利貼!”大家一聽,哄然大笑。一個尖利的聲音響了起來:“喲喲,那會不會是世界上最有‘味道’的便利貼?”話音一落,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紙尿褲不羞也不惱,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紙尿褲的吸水秘訣在于它內部有超強的吸水材料聚丙烯酸類聚合物,這種材料一旦受潮就會膨脹“變胖”。過去, “變胖”之后的紙尿褲是沒啥用了,可后來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了一種技術,能夠既打破吸水性聚合物的結構,又讓關鍵組成部分保持完整,接著,通過反應轉化讓聚合物具有黏性,同時殺死幸存的細菌,進一步制成黏合劑,例如便利貼上用的壓敏膠。
“那這么說來,你也不是便利貼,而只是便利貼上的膠而已!”
“有誰會關注黏合劑呢?太沒存在感了吧?”
“誰說的,”紙尿褲急了, “我的變身方法已經被測算和比較過,據(jù)說與傳統(tǒng)的制造方法相比,它能節(jié)約25%的能耗,減少全球變暖的風險。”
崗位四:鱗顯示屏
“連臭烘烘的紙尿褲都有了體面的好工作,那你們也不應該看輕我。”滑溜溜的、渾身泛著腥味的魚鱗從縫隙里擠了出來。“朋友們,我們應該面向未來才是啊。”說著,魚鱗介紹起科學家新近發(fā)現(xiàn)的魚鱗新用途——制作柔性顯示屏。
“科學家們從魚鱗中提取明膠,然后和發(fā)光材料的粉末混和,制造出一種極薄的膜,再將直徑為納米量級的銀絲線植入其中作為電極,就制成了柔性顯示屏……”
“聽上去很炫酷,具體有什么好處呢?”紙尿褲按捺不住。
“首先,它透明度高、表面光滑。其次,它對地球環(huán)境絕對友好,把它丟在土壤里,24天后就可以完全降解。如果采用溶解的方式,就能回收其中的銀絲。”
崗位五:塑料公路
魚鱗的話將面試大會推向了高潮,在大家的一片嘖嘖聲中,憋了很久的一次性塑料杯展了展自己被捏癟的身體,開口道: “大家都有用武之地,我祝福大家都能有好的未來,當然,我自己也有一個向往的去向,我想去修路。”
四周立刻安靜了下來。“什么?塑料杯降解都困難,還要去修路,接受高溫炙烤,那豈不是要釋放更多毒氣?”
“不不不,”一次性塑料杯立刻解釋道, “像我這樣的塑料杯,還有塑料瓶蓋,都可以為鋪路做貢獻。首先把塑料杯和塑料瓶蓋等塑料垃圾攪碎,進行專門的化學反應處理,再壓制成一塊塊規(guī)格相同的塑料模板。每一塊塑料模板都是中空的,里面可以鋪設電纜、管道和傳感器,方便電力傳輸。工人們打好路基之后,就能把塑料模板一塊塊拼接起來,形成道路。荷蘭已經修建了全球第一條塑料自行車道,全長30米,大約使用了1噸回收塑料,相當于21.8萬個塑料杯或者50萬個塑料瓶蓋。這條車道可以承受零下40℃-80℃的溫度,使用壽命比普通的道路要長2-3年。
分類垃圾桶聽完欣喜不已: “不錯不錯,平時看你們不起眼,原來一個個都是節(jié)能減排、服務社會的潛力股啊,你們怎么也不早說?待我把大家的介紹整理好,統(tǒng)統(tǒng)推薦給變廢為寶加工廠!”
“哇哦——”垃圾桶里一片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