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智迷上了星際探索,最近一有空就畫啊唱啊——假如跟外星人語言不通,就讓色彩、音樂啥的發揮作用嘛。可問題來了:倘若外星人是“色盲”呢?倘若人家根本不使用聲音交流呢?
想來想去,還是得有一種大家都明白的“星際語言”。巧了,智博士正介紹一條聯系外星人的新信息——“銀河系中的燈塔”。
更新“阿雷西博”
據說,這條“燈塔”信息是對阿雷西博信息的一次更新。
“阿雷西博信息是個啥?”小智忙不迭地問。
“是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改建完成后,有科學家便用它向球狀星團M13發射信號。這是人類首次向地外文明發送信息,如果有智慧生命接收到,沒準兒就能作出回應!”智博士一邊解釋,一邊手舞足蹈地比畫。然后他語氣一頓,接著說: “M13星團距地球約25000光年,阿雷西博信息目前飛越了不足50光年……”
“這……那遇見外星大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啊!”小智蹭了蹭鼻子, “電子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想必‘燈塔’性能大有改進!”
可能通用的“數學”
小智猜得沒錯,“燈塔”的本領進步不少。
“數學是其首選的語言方案。這倒不是它的專利,準確簡明的數學素來深得地球人喜愛。比如德國數學家高斯,曾提議用植物在西伯利亞森林擺出勾股定理;再如奧地利天文學家約瑟夫,曾提議在撒哈拉沙漠挖出巨大的幾何狀溝渠……真有外星人造訪那些森林和沙漠,也會嘖嘖贊嘆!”智博士侃侃而談。
“數學……不如,我寫個乘法口訣捎過去?”小智脫口而出。
智博士搖搖頭, “那不成,還是得用位圖法呈現數學概念。位圖知道吧?它是以數字符號作代碼,分割出許許多多的小方塊。當外星人接到位圖信息,有望把它們變成圖像,再根據圖像判斷想要表達的內容。”
智博士又表示,“燈塔”還借鑒了“宇宙呼叫”任務在2003年發送的信息形式,即以傳輸誤碼率較低的“字母表”作為基本框架。具體構成中,開頭用一個質數表明寄信者的地球人身份,再由不同字母表引出初等數學、化學元素、人類DNA結構、地圖、男性和女性畫像等13個部分。同時,借助氫原子能級躍遷產生的無線電波闡釋了“寄信”時間。
小智覺得這些好生復雜,他忍不住撓撓腦袋, “外星人能理解嗎?”
只見智博士嘴角微微上揚, “一切皆有可能。”
夢想在醞釀
為確保信息有望投送成功,智博士說“燈塔”也在最大程度上鎖定了收信人。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論, “燈塔”判定銀河中心附近的密集恒星環可能存在宜居行星。“他們為這里設計了回信地址,并附上回信時可以使用的無線電頻率,還提供了以球狀星團位置為參考的太陽系坐標。”
“太貼心了!敢情任何外星人收到信息都有可能找到我們的位置咯。”小智不由得跳起來。
“該研究認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艾倫望遠鏡陣列與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有能力發送這條信息。不過,目前這兩臺望遠鏡都只能被動地接收宇宙信號……”智博士看向小智, “所以他們正討論如何與我們中國團隊合作,也設想給望遠鏡裝配傳輸設備呢。”
小智自豪不已, “星際互動走起來!”
“且慢!地球人應該主動聯系外星人嗎?聯系上了會不會招致惡意攻擊?”智博士一字一頓, “我個人斗膽認為,當文明發展到較高階段,星際合作不再是夢。但這畢竟是屬于全人類的龐大命題,尚需要深度考量。”
仔細回味著智博士的話,小智點頭稱是。他又想畫畫了,畫未來的某一天,大家在同一個頻道下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