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雖然受到芯片的影響,各個車企的產量和銷量都沒能得到很好的釋放,但對車企的利潤和庫存率倒都是利好,因為貨源緊俏,原本可觀的新車折扣都大幅縮水,甚至還有一些加價現象,但就這樣依然供不應求,經銷商的庫存壓力驟減,利潤自然也優于往年。
轉眼已經到了新的一年,車企設定的目標銷量肯定有增無減。據預測,芯片壓力有望在今年年中會有所緩解,產能隨即將大幅提升,而企業銷售部和經銷商又將面臨如何消化產能的局面了。
受到疫情影響,要解決真正的民生問題,才是重中之重。企業如果經濟效益不好,員工收入降低,從而影響市場消費,產品滯銷更會讓生產企業雪上加霜,形成惡性循環。而政府為了讓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更加合理,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讓原本金字塔形的收入結構逐步變成橄欖球的形狀,讓中產階級的比重更大,縮小人們的貧富差距。因此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第三次分配,其中的主角就是公益慈善,鼓勵更多有實力并且有公益心的企業和個人通過參與公益,先富帶后富,共同創作更大的價值。只有經濟收入的普遍提升,才能讓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更加均衡和平穩。
不過目前的汽車銷售模式雖然已經不僅僅依靠唯一類型的4S店授權經銷商模式,而隨著新勢力的汽車品牌加入,城市展廳的銷售也開始讓一些傳統車企發生了轉變。但即便如此,整體的覆蓋區域也還是僅僅到三四線城市。雖然汽車還算是一種“高消費”產品,但廣大的農村市場已經全面脫貧,隨著鄉村振興的大力推進,村民們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他們對汽車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強,而這恰恰是中國汽車品牌的下一片藍海,就看它們能怎樣抓住這樣的機遇,讓渠道能進一步下沉,讓服務能深入鄉村。
以前也曾經出現過一些汽車下鄉的舉措,但還是受制于渠道和服務無法落地,最終只是曇花一現。如今恰恰有一個更好的機會,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村民之家公益項目可以覆蓋全國69萬鄉村的網絡,實現更精準的對接,同時也是助力汽車企業為鄉村振興做出善舉。
總編輯 李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