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發文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鋼鐵、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下降,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再生資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18項政策力促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以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增長勢頭,抓緊做好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下一步重點是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通過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等政策,確保市場主體在一季度就能夠盡快享受到相關政策紅利;二是著力擴大精準有效投資,讓企業振作起來并持續不斷增強發展后勁。
2022年機械工業有望平穩向好
2021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透露,2021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6萬億元。隨著穩定宏觀經濟的政策逐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相繼啟動,機械工業運行環境將持續改善、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2022年機械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增速預期達到5.5%左右。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為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
多方加碼布局新一輪“新基建”
多方正加緊繪制新一輪“新基建”規劃圖。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明確將適度超前部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從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看,“新基建”成為多地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個省(區、市)明確了2022年5G、數據中心等建設計劃,并提出進一步發揮5G等“新基建”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打造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成渝地區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2月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正式印發《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名單》,共納入標志性重大項目160個、總投資超2萬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1835億元。其中,建設地址涉及成都的重大項目有近30個,主要涉及現代基礎設施網絡、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建設項目。
160個重大項目圍繞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緊扣六大重點共建任務。在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方面項目數量最多,達72個,總投資5402億元,包括川渝5G網絡覆蓋、中鋁高端制造等項目,涵蓋制造業、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