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燕

作為綠色低碳產業的四大領域之一,綠色低碳服務與光伏、氫能、鋰電池有所區別,其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現代服務綠色化發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成都休閑舒適宜居的城市風格完美契合。
低碳服務業是指以低碳技術為支撐,實現最小碳排放的現代服務業。成都綠色低碳服務發展態勢良好,聚集東方電氣、錦美環保、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等綠色低碳服務相關企業600余家,易態科技等9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在政府指導、專家建言和企業探索之下,成都綠色低碳服務迎來新發展契機。
技術+創新實現節能降耗
綠色科技、綠色金融、環境信息、節能環保、環境交易、環境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等是綠色低碳服務業的重要表現類型。綠色科技涉及能源節約、環境保護,是發展綠色經濟、踐行綠色低碳服務的重要技術手段。成立于2007年的成都易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態科技)是以材料創新為基礎,以技術、裝備創新為支撐的綠色工藝供應商和碳中和解決方案服務商,膜材料、膜分離技術及綠色工藝為全球首創、國際領先。2021年6月,易態科技以“基于YT金屬膜綠色工藝減碳系統解決方案”獲評2021財聯社“碳中和先鋒獎”。

作為國家在四川省唯一認定的“綠色關鍵工藝系統集成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易態科技助推工業產業技術升級,實現資源節省、排放減少、能耗降低和效率提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易態科技的技術涉及多個層面,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其技術可以應用到光伏、風能、氫能、儲能等多個方面;在工業生產綠色工藝減碳技術路徑方面,其技術應用到火電、鋼鐵、玻璃、鈦冶金、有色金屬等綠色低碳改造;在碳捕集及CO2的儲存、吸收、利用方面,可以實現CO2凈化提純、利于吸收利用。特別是針對我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易態科技開展了智能過程仿生綠色工藝研究,可幫助上述行業減排CO2達1.74億噸,占上述行業總碳排放量的1.86%,占全國總碳排放量138億噸的1.26%。
四川錦美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美環保)是中國領先的環境技術服務和生態環境修復全過程技術服務商,其研發中心位于成都錦江區現代節能環保產業園區。該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平臺和激光雷達等先進設備,提供智慧環保監測、管控和運維服務。其自主研發的生態環境大數據智慧平臺能夠實現污染源的自動識別、污染態勢分析和自動派送環境監管任務,構建實時化監管、精準化治理、常態化保障的管控體系,協助全面提升區域環境監管能力、環境質量動態監測和環境風險防控能力。
此外,錦美環保擁有領先的商業模式、完整的生態環境修復產業鏈,主營業務包括生態環境領域全過程技術服務、智慧環境監測監控、環境修復與工程治理三大板塊,是成都綠色低碳服務重點企業之一。
綠色金融力降融資成本
綠色金融可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碳中和債,是指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的債務融資工具也是綠色金融的呈現形式之一。其通過專項產品持續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循環領域,助力實現碳中和愿景。
總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東方電氣是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特大型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設備供應商和電站工程總承包商之一,長期以來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2021年12月23日東方電氣成功發行全國首單先進裝備制造行業碳中和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所屬企業風光儲綜合能源項目,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據悉,本期債券發行規模1.90億元,創東方電氣3年期債券發行利率歷史最優。此舉將有效助力企業降低項目融資成本,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東方電氣(成都)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氫能)項目經理曾其林透露,為提能綠色低碳服務業賽道,東方氫能將錨定氫能在應對環境污染、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載體作用,繼續加大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重點發力交通(燃料電池汽車)和能源領域(燃料電池發電、氫儲能),不斷提高燃料電池壽命,提升氫能利用經濟性。
綠色生活建成新風尚
“雙碳”目標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漸成新風尚。去年8月,“綠色出行低碳一夏”數字人民幣公共交通試點測試活動圓滿結束,10萬余名中簽市民使用數字人民幣搭乘公交、地鐵出行,共計節能減碳10336噸。據悉,該次低碳出行排行榜的建模、測算及統計工作由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以下簡稱:四川環交所)承擔。作為全國非試點地區第一家、全國第八家碳交易機構,四川環交所成立十年來,不斷完善碳市場功能,并在推動個人低碳綠色生活方面開展了諸多探索。
“點點碳中和”小程序是四川環交所的另一應用實踐,于2019年即已推出,是數字化碳中和的創新產品之一。“點點碳中和”的運行機制是先計算出某個行為或活動的碳排放量,然后通過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四川環交所購買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或CDCER(成都“碳惠天府”機制碳減排量)并注銷減排量,用于抵消產生的碳排放量。

據悉,四川環交所于2021年完成CCER交易約1799萬噸,排名全國第四,自2016年12月開市以來,累計成交量居西部第一、全國第四。
此外,四川環交所搭建的“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的“天府信用通”平臺全面對接,共同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發揮金融服務作用。截至2021年8月,該平臺已注冊企業1769家,入駐金融機構28家,上線綠色金融產品49個,放款逾12億元。
推動數字技術與低碳服務深度耦合
除企業實踐之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成都具有先天的優勢和特殊的資源稟賦。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主任張九天表示,“成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核心一極,在國家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立足成都的資源稟賦,成都各方面優勢顯著,要把成都的優勢轉化為競爭力,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化產業服務是成都優勢中的優勢,因此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服務成都大有可為。
曾其林表示,成都市在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氫能等低碳產業已初具產業集群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醫療器械、航空發動機、工業無人機、軌道交通等先進制造業基礎扎實,數字化產業快速提升。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隨著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積極構建碳中和產業生態圈,綠色產業對于減碳排放的支撐力持續增強,為綠色低碳服務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球碳中和已是未來發展趨勢,低碳制造業、低碳服務業將是發展潮流。今后成都綠色低碳服務業如何發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曾指出,要抓緊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布局的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和創新項目,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加大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突破關鍵材料、儀器設備、核心工藝、工業控制裝置的技術瓶頸,提高綠色低碳技術競爭力。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5G等數字技術前景廣闊,在實現“雙碳”目標、推動成都綠色低碳服務發展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四川環交所董事長何錦峰舉例指出,數字技術可以保證數據質量,在碳市場建設中,數據質量十分重要,真實可靠的數據才能形成清晰的權屬,其是交易的核心。因此大力發展數字技術與綠色低碳服務的深度耦合乃題中之義。
提能綠色低碳服務賽道
《中共成都市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成都綠色低碳產業相關戰略部署和要求,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產業附加值方面,要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圍繞制造業數字化、服務化、高端化升級方向,加強細分化培育,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壯大綠色金融,培育引領性綠色金融機構,發展綠色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大力推廣綠色信貸等金融產品,爭創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做強碳中和服務,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治理技術服務、產品認證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和數據服務等,培育低碳服務整體解決供應商。

此外,成都市社會科學院在對《決定》相關課題的研究中表明,發展低碳型生產性服務業,需要探索推動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加快形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及產業結構,提升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與排放核算服務、碳排放權交易咨詢等能力。此外,構筑全民低碳的社會氛圍,打造一批低碳技術、綠色產品多元供應的“碳超市”,加速綠色生產方式技術驗證、示范應用、深化推廣。
2022年成都市兩會期間,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張軍表示,到2025年,成都將力爭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與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中承載區;提能綠色低碳服務賽道,促進服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