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詩疁

設計賦能產品、產業和城市發展,可持續設計是從源頭環節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有效方法,正在持續釋放價值的工業設計中,“綠色設計”已成趨勢。如業界專家所說,“設計是源頭,能否把各種綠色技術融合進來,集成各種綠色技術創新成果,對于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
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
急劇的、不加限制的工業化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讓自然界不堪重負,也影響到了人類社會的正常發展,全球性的產業結構調整呈現出新的綠色戰略趨勢,工業設計于此間必然要將“低碳環保”“經濟節能”“智能交互”作為衡量指標予以推行。
工業設計理念中的綠色設計和可持續設計是各方重要關注的問題。綠色設計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即在國際設計領域涌動,讓設計本體回歸至健康與社會責任感是其重要特征,基本遵循“3R1D”原則,即Reduce、Reuse、Recycle、Degradable(減少壞境污染、減小能源消耗,產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低碳設計、生態設計等均可算是綠色設計概念延展開來的組成部分。
“設計-制造-運營-維護-報廢處理”,綠色設計依然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設計的系統,需要充分考慮時間與空間兩大領域的因素,生產性能、價格成本、產品顏值等基本盤不變,只是更緊扣綠色、低碳的內涵,從環境、能源、資源、經濟角度量化產品的綜合綠色屬性,并予以反饋和優化。從這個角度而言,可將綠色指標越來越高的工業設計視為創新鏈的起點、價值鏈的源頭、綠色產業的引擎,以其點亮產品、賦能產業與城市。
綠色設計所打開的廣闊空間,在城市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引領作用。世界綠色設計組織主席、前國務院參事石定寰表示,“創新設計是產業變革的先導,綠色設計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未來。綠色設計已經成為全球推進綠色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及引擎。”通過設計可使得產品在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產生更多的正面影響。此前,企業大多缺乏建立綠色設計數據庫的意識,從產品低碳數值,如運行狀態、能耗多少等綠色特征的數據提取和應用受限。設計領域則存在綠色設計軟件接口不統一、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此外,歐洲委員會發布的生態設計法規已涵蓋了更多類型的產品,其覆蓋的產品需同時符合歐盟環保要求并遵守該法規,對產品的功耗要求、材料效率、維修保障和重復使用率的等級進一步細化與提高,這需要在歐洲市場布局的中國企業引起重視,在設計環節即考慮如何更好地符合要求而不至于被拒之門外或遭受重罰。
綠色設計產品的春天
2021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首次將“綠色設計”概念作為國家經濟發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其明確要求,“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綠色規劃”之后緊隨“綠色設計”,足見其站位高度與重要性。去年年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提出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在生態環境影響大、產品涉及面廣、行業關聯度高的行業,創建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探索行業綠色設計路徑。”同時段,由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亦對“提升工業設計附加值”提出了“推動工業設計賦能與鼓勵設計服務方式創新”的具體措施。
工業設計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設計產業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將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受益政策紅利與消費意識變化,近年來各地著力構建以工業設計為核心的服務型制造體系,推廣更高品質、更加綠色、更可持續的設計理念,加快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制造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據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與662家綠色工廠、52家綠色工業園區、10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并列的是989種綠色設計產品。這些數值近年來均呈穩定上漲之勢。
以綠色制造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側重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化的綠色產品在各個領域廣泛出現并受到認可。縱觀更廣域的業態和市場,最近幾年的紅點獎、紐約ADC、英國D&AD、德國IF獎等各項國際知名設計大獎的獲獎名單上,“可持續”“綠色”“低碳”是熱門獲獎概念。不少企業采用可回收材質、可替換配件、減少包裝材料等方式傳遞環保、生態友好的理念。有設計師表示,工業設計領域的綠色、可持續探索永無止境,如今的成果只是起步與開端,讓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于設計之中,以設計之力為“雙碳”目標賦能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在上海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倪偉源看來,“先進的工業設計能更好的賦能制造業產品,大大促進了產業升級,制造企業需要越來越關注綠色設計。綠色制造會成為制造企業的重要競爭力,制造業將改變傳統制造模式,推行綠色制造技術,發展相關的綠色材料、綠色能源和綠色設計,其中綠色設計是綠色制造的關鍵技術,那些不推行綠色制造技術和不生產綠色產品的企業,將來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