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光伏產品的市場供求狀況經歷“產品供不應求-產能嚴重過剩-經產業整合后整體復蘇”的產業周期,當前市場供求整體相對平穩。未來行業供求將在國家政策扶持、外部市場回暖、供給側改革及產業結構轉型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整體保持平穩。
特定階段的裝機需求由政府政策和扶持力度決定,長期行業發展空間由技術進步帶來。在光伏行業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中,政府扶持政策是行業需求的最重要推動力。產業競爭帶動技術的快速更迭,技術進步推動產業鏈成本的下降,進一步推動需求的增加。因此,對該行業影響最大的是政策,其次是技術,然后是產品,以及自然條件、融資環境、電網消納能力等其他因素。技術起決定性作用,無論是PERC、IBC、SHJ、TOPCon、HBC等哪種電池,未來光伏電池的轉化率技術將成為最核心的關鍵點。
按全球光伏裝機量平均復合增長率17%預測,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總量為1178GW-1678GW。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光伏復合型市場,按全球光伏裝機總量占比35.5%計算,中國在2024年光伏裝機總量將達到418-586GW,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光伏產業鏈的壁壘最高的環節是高純多晶硅原料生產,其占電池總成本的70%。目前,全球多晶硅基本由歐美和日本的七大供應商壟斷。我國產量近年來雖有大幅提升,但仍難以保障整個產業鏈的需求潛力,在未來產業發展進程中晶體硅生產仍將是產業鏈中的瓶頸,但未來單晶硅將成為發展主流。
跨學科技術壁壘光伏電站建設的各個環節,包括提供高質量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生產原材料(光伏組件及配件)、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設計與施工、后續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維護,涉及多個學科的綜合運用,新進入者很難在短期內全部掌握,行業技術門檻較高。硅片、電池片等需要生產企業具備一定技術和研發實力,以提高光電轉化率,這對新進入者形成一定技術壁壘。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運營和服務在我國是新興產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需要跨專業、多領域技術團隊的高效組合,客觀上形成較高的專業人才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