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旨在推動各有關方面科學做好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實施指南》明確了煉油、乙烯、對二甲苯、現代煤化工、合成氨、電石、燒堿、純堿、磷銨、黃磷、水泥、平板玻璃、鋼鐵、焦化、鐵合金、有色金屬冶煉以及建筑、衛生陶瓷17個行業節能降碳改造的工作方向和目標。《實施指南》提出,各行業的實施指南確定的時限均為2025年。例如,針對煉油行業,提出到2025年,煉油領域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加快退出,行業節能降碳效果顯著,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大幅提高;針對鋼鐵行業,提出到2025年,鋼鐵行業煉鐵、煉鋼工序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清零;針對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提出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銅、鋁、鉛、鋅等重點產品能效水平進一步提升。電解鋁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銅、鉛、鋅冶煉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50%,4個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清零,各行業節能降碳效果顯著,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大幅提高。
為17個行業列出工作方向和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的同時,《實施指南》分別說明距離目標的具體差距。例如,根據《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截至2020年底,我國煉油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約占25%,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20%;截至2020年底,我國鋼鐵行業高爐工序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約占4%,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30%;轉爐工序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約占6%,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30%;截至2020年底,銅冶煉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產能約占40%,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10%。電解鋁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產能約占10%,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20%。鉛冶煉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產能約占40%,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10%。鋅冶煉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產能約占30%,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15%。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表示,煉油行業是石油化學工業的龍頭,用能主要存在中小裝置規模占比較大、加熱爐熱效率偏低、能量系統優化不足、耗電設備能耗偏大等問題,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潛力較大。對此,《實施指南》確定了煉油行業的改造升級路徑,如加強渣油漿態床加氫等劣質重油原料加工、先進分離及分子煉油等深度煉化技術開發應用;加快先進控制技術、冷再生劑循環催化裂化技術、高效空氣預熱器等普及推廣。
作為石油化工的重要補充,煤制甲醇等現代煤化工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徑。“現代煤化工以煤為主要原料,其生產過程以化學反應為基礎,存在大量物質變化和能量交換,技術水平高,工藝流程復雜。”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韓紅梅認為,《實施指南》提出要加快研發高性能復合新型催化劑,推動自主化成套大型空分、大型空壓增壓機、大型煤氣化爐示范應用,推動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綠氫與煤化工項目耦合等前沿技術開發應用。這些措施將有助于突破原有技術條件限制,促進工藝流程優化、消耗降低、物料能量利用更合理,從本質上加快節能降碳。
為更好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提出促進集聚發展,引導骨干企業發揮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通過上優汰劣、產能置換等方式自愿自主開展本領域兼并重組,集中規劃建設規模化、一體化的生產基地,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構建結構合理、競爭有效、規范有序的發展格局,不得以兼并重組為名盲目擴張產能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此外,加快淘汰落后,對能效在基準水平以下且難以在規定時限通過改造升級達到基準水平以上的產能,通過市場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動其加快退出。在具體實踐中,應加強政策協調保障,引導企業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確保科學、有序、如期實現《實施指南》提出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