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學良
2021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召開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語重心長地指出:“今明兩年正值換屆”,“要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正確看待組織、正確看待自己,服從大局、服從組織、服從安排,振奮起來共產黨人應有的精氣神,把全部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這段話為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如何經受住換屆的考驗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這是自然規律,也是歷史法則。我們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千秋萬代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來承載。換屆是實現領導班子新老交替、保證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制度安排。換屆事關大局,事關長遠。換屆不可避免會涉及到一些領導干部的進退留轉。能不能經受住換屆的考驗,往往折射出一個人的政治覺悟、思想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對于領導干部而言,要經受住換屆的考驗。
進位不自滿,努力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成績。換屆當然有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進班子。進,是黨和革命事業的需要。但是“進”的畢竟是少數。進,當然可喜可賀,但不可沾沾自喜。進,要更加感謝黨和人民的信任,更加謙虛地努力學習,更加負責地對待責任,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我們黨是執政黨。領導干部的手中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權和責歷來是相統一的。職務越高,責任越大,擔子越重。職務的升遷意味著責任的加重。進,不能驕傲自滿,要正確看待自己,看待別人。面對更高的崗位,更重的責任,更重的擔子,要更加奮發有為,開拓進取,自我加壓,奮力進取,認認真真向老同志學習,向有豐富經驗的同志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盡快熟悉新工作,進入新角色,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新的成績。
退位不褪色,始終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退,也是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需要,也同樣光榮。“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任職總有年齡限制。有的領導干部在換屆中要退下來。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官不能當一輩子,責也不能負一輩子。退是為讓年輕同志更好地進。主動讓賢本身就是一種高尚的情操。退,要愉快接受,心平氣和。領導干部退出崗位,只是政治生命中的轉乘站。領導的職務退去了,但共產黨員的政治覺悟不能退、精神追求不能退、模范作用不能退、清正廉潔的形象不能退。要向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學習,自始至終牢記共產黨員的身份,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忠實履行服務人民的責任和使命,做到“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一輩子忠于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退”往往是又一輪“進”的開始,每名“退”者都應該視“退”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新起點,做到退位不褪色,始終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留任要奮進,充分發揮自己在班子中的應有作用。換屆中有的同志繼續留在班子里是保持領導班子穩定和工作連續性的需要,體現了組織和人民的信任與厚望。留要自省,留要加油,留要奮進。善于和班子其他同志合作共事是成功的土壤,是實現團結共事共贏的前提。以誠相待,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補臺,好戲連臺。每一名“留”者都必須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在班子中自覺發揮骨干作用,既加強與新同志的溝通,成為維護團結的表率,又利用自己熟悉工作情況、經驗豐富的優勢,做好對新成員的傳幫帶工作。做到換屆不換心,一心謀發展,共同創大業。
轉崗要盡責,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和旺盛的激情。干部交流轉崗,是優化干部資源配置、培養鍛煉干部的需要。有的領導干部交流到新的崗位,是全面培養干部的重要途徑。轉是干事創業的新機遇。對待轉,要服從組織,不挑不揀。不能只想轉到條件好的地方、待遇高的部門、權力大的崗位。無論轉到什么地方,轉到什么崗位,都要勇于接受新挑戰。職位有大小,崗位無高低,任何崗位都是為黨和人民服務的平臺,只要沉下心來干事,都可干出一番業績。每一名“轉”者都應當保持平和的心態,不以工作條件變優越而自鳴得意,也不以條件變艱苦而意志消沉,始終熱情高漲,斗志旺盛,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有所作為。
經受住換屆的考驗,關鍵在黨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有大格局、大情懷,站得高,看得遠,謀得深,想得實。看淡個人得失,看開功名利祿,時刻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黨性觀念增強了,對工作才有進取心,對升遷才有平常心。“官大官小,沒完沒了;知足常樂,少有煩惱;為官一任,干事最好;群眾口碑,無價之寶。”要達到這個境界,最根本的是要有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以平和之心來對待名,不為名所累;以淡泊之心來對待位,不為位所困;以知足之心來對待利,不為利所誘;以敬畏之心來對待權,不為權所惑。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對待個人的進退留轉,努力實踐共產黨人高尚的人生價值,真正把心思精力用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上,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