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苗苗
摘 要:情感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種,語文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人類情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隨著立德樹人理念在新時代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進一步貫徹和實施,對情感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的研究也變得日漸緊迫,本文的分析目的即在于此。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內容;方法
初中生處于提升情感認知水平的關鍵期,要突破舊有教學模式,豐富情感教育內容,改進方法,增強互動交流,激發初中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等環節增強道德素養,樹立遠大理想,同時促進學生對真善美的感悟,體現語言文字學科的重要教育內涵。筆者基于一線教學經驗,認為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實踐情感教育有必要從如下幾點進行推進:
一、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感教育應該避免說教,注重隱性教育,如借助于多媒體可以有效營造情感體驗環境,在聲光電的助力下,學生的情感會得到釋放,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紀念白求恩》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展示幾幅白求恩的圖像,并且借助于史實資料和影視劇等,來直觀生動的展示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對白求恩的情感,激發學生向白求恩學習,樹立獻身志向。為了拓展課堂內容,學生可以在課文預習環節中,上網搜集一些相關素材,上傳到教師的電子白板的資源庫中,然后在課堂上對照素材向大家講解白求恩的故事,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同時對于課堂內容也是一種補充。
二、互動課堂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學習必須要通過互動和交流來感悟。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的情感基礎的時候,更應該加強互動溝通,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課文《愛蓮說》的學習之后,初中語文教師就可問問學生:你們和作者一樣,也喜歡蓮花嗎?為什么?除了蓮花,你們還喜歡什么呢?說一說為什么?幾個問題的拋出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思考。有的學生說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著一種高貴的氣質,這告訴我們應該在人際交往中堅守自己,不能隨波逐流,應該像個君子。還有的學生說:我更喜歡竹子,它挺拔翠綠,寧折不彎,象征著一種耿直的性格。還有的同學說喜歡臘梅,也是一種孤芳傲世的性格,讓人著迷。通過這樣的對話,不但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拓展了學生的認知,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走進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律動
初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實踐活動的開展,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定期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感受生活和自然,體驗人間的美好,改善學生的心理,涵養學生的氣質,促進學生的修養。比如在學習《春》之后,就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徜徉于田地,山間,草原之中,感受自然的美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體驗,被春天的氣息所感染,激發學生對春日春光的無限熱愛。一邊體驗,初中語文教師一邊和學生進行詩詞接龍,說一說關于春天的詩歌,或者讓學生隨口表達幾句對春天的感悟和心得,或者開展寫作活動,讓學生把所感所悟寫下來,看看誰筆下的春天最美,最有情調,最有魅力。語言的學習和情感教育并不沖突,二者是互為促進,互為羽翼的關系,但是一些初中語文教師由于對這方面的理解不深,導致語文成為一門單純的知識講解和段落分析學科,失去了人文學科的教育價值,這一點需要加以領會,加強反思,才能為情感教育的實踐創造條件。
四、創設更加多樣的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需要,要增強創新思維,不斷嘗試新穎方法,圍繞初中生的情感基礎和語言基礎進行實施。比如在學習完《登幽州臺歌》后,教師可以開展表演活動,扮演陳子昂,把講臺當幽州臺,吟誦詩歌,抒發懷才不遇的苦悶心理。除了吟誦,還可以把陳子昂的故事搬到講臺上,如陳子昂買琴摔琴的事跡,讓學生們分別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著力表現陳子昂耿直狷介,睥睨萬物的性格,使學生更能深刻的感悟到《登幽州臺歌》中蘊含的深刻情感。此外,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演講活動,沙龍活動,講座活動等來提升情感教育的氛圍,鼓勵學生發揮各自的語言優勢,鍛煉學生的才華,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愛。
五、通過自身魅力影響學生情感
初中語文教師作為情感教育的重要引導者,在課堂上應該始終情感充沛,對語文,對教育,對學生,始終是一顆火熱的心,才能給學生以情感的激發和感染,樹立榜樣,贏得學生的認同。因此基于這樣的認識,需要教師增強道德素養,樹立人本思維,提升語言魅力,在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中用充滿人性化的語言去拉近學生和自己的距離,少一些訓誡,多一些鼓舞,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比如在假期里,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自己的書房,讓學生感受老師的書香世界,激發學生對讀書和學習的向往,既能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又能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在豐富情感教育內容上,教師可以定期開展群文閱讀,依托單元布局,對學生的閱讀視野進行提升,同時定期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課外書籍,定期和學生開展文本賞析活動,結合四大名著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培育,使情感教育建立在多文本的閱讀之上,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綜上,語文學科和情感教育的關系深刻,需要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體現情感教育的價值,依托互聯網營造情感情境,促進初中生的綜合素養。當前,情感教育在語文課堂中的體現力度不夠,教師對知識和考試的重視影響到情感教育的實踐,需要轉變思維,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明忠.初中語文情感教育與創新思維的培養[J].智力,2020(16):182-183.
[2]通烈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策略[J].課外語文,2020(15):102,104.A1C870ED-02F2-49FF-932D-973498E272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