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利,何瑛,王智穎(新疆化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 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后,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一系列黨和國家重要會議上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一步部署,明確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新發展階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笆奈濉睍r期是加快推進能源轉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實現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規劃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同時《綱要》中關于“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部分,提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在《綱要》“經濟安全保障工程”部分,提出穩妥推進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山西晉北、新疆準東、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建設,建立產能和技術儲備。化工行業是我國制造業的基礎,要加快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必須夯實新材料這一重要基礎。未來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離不開化工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南》明確了行業的七項主要任務,特別強調了要加快化工新材料的發展,提出“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要達到75%,占化工行業整體比重超過10%。綜上,化工行業作為制造業的基石,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一,同時化工行業作為重要的化石能源用戶,又是“碳達峰、碳中和”雙碳政策的重要參與者。在經濟發展和碳減排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做到既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又能實現國家最新的“雙碳”政策,需要進行技術探索和政策研究。
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系列工作指南》(2018年本)[1]和《能源統計工作手冊》綜合能源消費量是指行業[2]、企業范圍內在一定時期消費的各種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轉換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復因素)的總量。計入能源消費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也包括通過一次能源加工轉換產的洗煤、焦炭、煤炭、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和同時產生的其他產品。它的計算統計原則是以實際消耗的數量為準,提出各個能源品種加工、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