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一



德國攝影師漢斯·喬治·伯格(HansGeorgBerger)一生都在研究宗教哲學,并選擇攝影作為一種堅實的工具,為他自己的身份以及他的感官和夢想的世界賦予表現形式?!秾W習攝影師》講述一個超越平凡的生活和事業的故事,展示了伯格的個人和藝術之旅以及他在亞洲的旅行照片。無論是對建筑遺址(如吳哥窟)、節日和儀式(如瑯勃拉邦)的描繪,還是對老撾僧侶日常生活的刻畫,伯格的照片都與單純的紀實渲染相去甚遠,而是講述他去過和居住過的地方的真實故事和人類經歷,這些照片揭示了伯格與這些地方及其居民建立的密切聯系。由于伯格和他的拍攝對象之間建立了深刻的共同理解,因此他打破了攝影師與表現對象之間的情感距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東方的親密肖像。此外,照片還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見證,有助于紀念和保護文化多樣性。


由于伯格曾做過演員、編劇和導演,因此,攝影這種行為在他看來并不是單向的,而是攝影師與被拍攝對象的雙向互動。在拍攝過程中,伯格會將自己當成“學習者”,邀請被拍攝對象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社會經驗,從而創造出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
從他的裸體和未整理的床鋪的性感,到東方的風景和肖像,這些照片的力量在于藝術家傳達他所有主題的靈魂的能力,無一例外地創造出完全不同的強大而富有詩意的圖像。這是一次非凡的,可能是獨特的,在當代偉大攝影中心的旅程。




不斷研究使伯格能夠接觸到他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性。因此,他的探索逐漸擴大,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開始修復厄爾巴島上的EremodiSantaCaterina,將古老的方濟各教會修道院改造成國際藝術中心,并創建了一個植物園,專門種植托斯卡納群島的本土植物。除了在厄爾巴島的經歷之外,80年代伯格開展了一系列長期的攝影項目,主要關注儀式的文化方面以及將冥想作為精神研究的來源。作為研究和教育活動的首選領域,他選擇了老撾、泰國和伊朗。在這些國家,他多次長期駐扎,建立了廣泛的人脈網絡,推動實現了多個重要國際合作項目。90年代末,伯格在瀾滄王國古都、老撾國王的居所瑯勃拉邦市,創立了“佛教攝影檔案館”,旨在保存和增強獨特的攝影藝術。從攝影之初到20世紀末,伯格將35000張歷史佛教照片做了數字化并保存,這些照片于2017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計劃。